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火龍果組培苗的移栽是火龍果組培快繁技術中一個重要的技術環節,它關系到火龍果組培苗成活率的高低,因而也直接影響到火龍果工廠化育苗的經濟效益。我們通過多次試驗研究摸索出影響火龍果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苗木品質、濕度、溫度等),總結出提高火龍果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技術方法。現介紹如下:
1煉苗
1.1培育壯苗對進入生根階段的增殖苗適當加大生根培養基的用量,為生根苗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適當降低其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的濃度,以減少火龍果組培苗體內細胞分裂素的積累,利于以后根原基的誘導及根系生長。在生根培養基中加入0.1mg/I的PP333(多效唑),與生根培養基中的生長素IBA、NAA相互作用誘導根原基的形成及根系的生長,有利于壯苗的培育。選擇適宜的移栽時間,當組培苗肉質莖長到3~4cm長,有3~5條2~5cm的側根時,應及時地進行移栽。根系太長,在移栽過程中極易斷,不利于成活。
1.2煉苗馴化在培養架上,將培養瓶的瓶蓋擰開后在瓶中加入少量的無菌水(以整個培養基表面濕潤為度)然后仍將瓶蓋蓋上,1天后才將瓶蓋拿掉。以防驟然開瓶后,瓶中的濕度急劇下降,造成組培苗急劇失水而萎焉,影響成活率。然后將瓶苗拿到室外,在散射光、溫度保持在25℃左右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煉苗馴化。在培養基不出現感染的前提下,盡可能延長煉苗馴化的時間,一般需2~3天后方可進行移栽。
2移栽
2.1移栽容器及基質的選擇火龍果為單莖植物且體積較小,因而可選擇128穴的穴盤做為移栽容器。穴盤移栽的優點在于使每株組培苗有相對獨立的空間,病害發生時,不會快速地蔓延,而致使整盤苗感病。火龍果的根系為肉質根,受水浸易爛根,因而基質選用珍珠巖+園土+河沙(配比為1∶1∶2),既疏松透氣又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適合火龍果根系的生長。基質在使用前應進行消毒,如少量可置于消毒鍋中,在121℃的條件下,消毒20分鐘,可徹底殺滅各類病菌,可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如大量的基質,可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沖洗,晾干后使用,也可達到較滿意的效果。
2.2移栽將馴化后的火龍果組培苗取出,在清水中洗凈根系上的瓊脂,以免栽植后瓊脂發霉,造成幼苗腐爛(此過程要小心,切勿將根系弄斷)。然后泡浸在75%百菌清600倍液中消毒10分鐘,撈起后整齊排放于醫用瓷盤中,在其表面覆蓋一層濕紗布,進行保濕,置于陰涼處存放一天后,再栽植在濕潤(以手握不滴水為度)的基質之上。移植后如覺得基質過干,可用噴霧器加水進行噴霧,進行增濕,注意不要澆水,否則極易爛根。
3組培苗的養護管理
3.1光照和溫度前期要適度遮蔭,以減弱組培苗的蒸騰作用,然后逐步增加光照(以散射光為主),加強組培苗的光合作用,提高自養能力。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為宜,溫度太高則病菌繁殖過快易造成植株感病,且蒸騰作用加強,易造成失水而萎焉,不利于組培苗生長;溫度過低則植株生長減弱或停滯,造成緩苗期過長而降低成活率。
3.2濕度移栽后置于相對濕度保持在75~85%的環境(大棚、小拱棚)中培養,每隔2天左右觀察基質濕度情況,如太干可用噴霧器加水進行噴霧增濕,切忌用水進行澆灌,否則極易造成爛根,造成組培苗死亡。移栽1周后可逐步揭膜以降低相對濕度,逐步降至環境濕度(此過程以不出現萎焉為度),如出現輕度萎焉(莖體變軟,且輕度垂頭),應及時蓋膜并噴水,進行保濕、增濕。
3.3藥劑和肥料使用組培苗的移栽是從無菌異養的環境向有菌自養的環境轉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易感染病菌而死亡。因而在整個移栽期中要注意做好殺菌工作,輪換使用各種殺菌劑進行殺菌,如50%多菌靈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一般每周輪換使用一種殺菌劑。幼苗移栽1周后就可以開始施肥,可用0.2%的磷酸二氫鉀或1000倍液的植物動力2003進行噴霧,加快火龍果組培苗的生長。當幼苗長到7~8cm高、莖色濃綠、長勢健旺時就可以移入苗圃假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