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萊陽梨,又名在梨。在山東萊陽市照旺莊鎮蘆兒港周圍栽培最為集中,栽培歷史近400年。毗鄰的棲霞、海陽也有較大面積的發展。省外引進栽培也較多。
萊陽梨,因掐萼后果實頂部膨大而呈短瓢形,且果皮黃綠色,果點大而明顯,果面常有點片狀褐色銹斑,故而,外表不甚美觀。但該品種果實香味濃郁,果肉細嫩、脆而多汁、味濃甜、石細胞少。以極上的品質,譽滿神州、馳名中外,這是萊陽梨久盛不衰的關鍵所在。在原中國梨所有品種中,萊陽梨以優良的品質壓倒一切,屬佼佼者。即使近幾年從國外引進的諸多品種,與原汁原味的萊陽梨也無可比擬。
然而,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萊陽梨的品質每下愈況,F在的萊陽梨,皮厚肉粗果核大,不香不甜啃不動,果皮、果肉呈木栓化,令消費者大失所望。土地、梨樹、品種均未變,結出的萊陽梨,其品質為何如此低劣呢?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多次深入萊陽、棲霞老梨區考察。在考察中得知,萊陽梨的品質下降,完全歸咎于施肥。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多數梨園走進了化肥當家的誤區,多數果農偏愛尿素、碳酸氫銨等氮素肥料,七、八月份大量施用氮肥,已成果農的習慣定勢。多數果農認為:“施高氮肥才能結大梨,不管好吃不好吃,產量高就能多賣錢”。這與科學施肥才能高產優質,好吃才能好賣,品質優良才能多賣錢的道理是背道而馳的。這說明果農已走進化肥當家、偏愛氮肥的誤區不能自拔。
近三十年來,化肥當家,偏愛氮肥的結果:一是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嚴重匱乏,造成土壤板結,通氣不良,失去了微生物生存和二氧化碳釋放的環境條件,這是對土壤肥力的破壞。二是氮肥過多,枝條持續徒長,造成長枝多、細、長,營養積累少,既影響梨果的膨大,也影響梨的品質和花芽的質量。原本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的萊陽梨,轉變為以長枝的腋花芽結果為主。三是元素單一,中、微量元素瀕臨枯竭,既影響萊陽梨的品質,也出現多種生理病害。鐵頭病,果皮、果肉呈木栓化,即是嚴重缺硼所致。硼的功能是促進糖的運輸,嚴重缺硼,糖分的運輸停滯,果實的新生組織因缺糖而壞死,導致果肉木栓化,從而失去萊陽梨的原汁原味。
回顧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萊陽梨主要依賴于有限的農家肥料。農家肥料,有機質含有豐富、氮、磷、鉀元素且比例平衡,中、微量元素全面。長期施用農家肥,培肥地力,壯根健樹,長枝少而短粗,短果枝多而壯,高產而穩產。萊陽、棲霞的老梨區,畝產超5000公斤的梨園頗多,棲霞市小觀村630畝梨園,平均畝產4000公斤以上,其中30畝豐產園,平均畝產10925公斤。在品質上,萊陽梨香味濃郁,脆甜多汁,以優良的品質譽滿神州,馳名中外。這是我們應該認真回顧、總結、借鑒的經驗。
恢復萊陽梨的原汁原味是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企盼,也是梨區廣大果農創優質品牌,增經濟效益的唯一途徑。呼吁梨區廣大果農,要更新施肥觀念,轉變施肥意識,走出化肥當家的誤區。充分挖掘和利用人糞尿、畜糞、禽糞、秸稈、雜草、落葉等發酵腐熟的農家肥料;大力推廣施用優質有機肥;結合秋施基肥,畝施硼砂2-3公斤;在發芽后、謝花后、套袋前及七、八月份,噴布5-6次高鈣、高硼葉面肥。堅持二、三年后,真正恢復萊陽梨的原汁原味,重振萊陽梨的名牌聲譽。(鮑明生本報特邀果樹專家專家簡介:鮑明生,山東濟南林業局研究員,主攻果樹栽培管理,常年在各地給農民指導生產,深受農民歡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