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紅南果梨是1996年在沈陽農業大學通過鑒定的南果梨芽變。2003年灤縣從撫順特產科學研究所引進種條5000條進行高接試栽。在灤縣表現良好,高接后第2年每667m2產量300kg,收入4200元;2005年每667m2產量800kg,收入8000元;2006年達到1500kg,收入12000元,經濟效益顯著。1高接試驗園基本情況引種地設在河北灤縣梨樹研究所生產示范基地小馬莊鎮西曬甲坨村,面積6.67hm2。當地年平均氣溫lO.5℃,平均年降水量680mm,年平均13照數2651小時,無霜期175天。土質為平地砂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0.6%,pH值為6.8。高接樹樹齡為7年生錦豐和鴨梨,高接樹平均干周為10cm,株行距為3mx4m。2紅南果梨品種的特征特性2.1植物學特征該品種長勢中庸,樹姿直立,枝條皮孑L較稀疏,枝條粗壯堅實,分布較密,成齡樹樹姿開張。葉片長卵圓形,葉端尖,中大;葉緣具刺毛狀鋸齒,較規則;葉色濃綠,富有光澤。成熟葉片葉脈紅色或暗紅色。花芽為混合花芽,屬傘房花序。2.2生長結果習性紅南果長勢較強,高接當年枝條可長達lm,易分枝,當年能形成少量中短枝,部分可形成頂花芽。少量長枝可形成部分腋花芽。接穗越多,越易成花。第2年以中短果枝頂花芽和腋花芽結果為主,腋花芽結果習性較強。枝條萌芽率高,成枝強,頂端優勢強,中下部不易出枝,結果枝連續結果能力強,管理不好,易出現大小年。自花不結實,應配置授粉樹,以蘋香、大慈梨為佳。2.3果實經濟性狀紅南果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0.9。果實中大,平均單果重1009,最大果重1459。果實陽面有紅暈,果面平滑,富有光澤,果點大而密,梗洼較淺,近于平坦,有溝紋;萼洼較深,比較整齊,花萼脫落或宿存。果梗短而細,果心較小,果肉乳白色。采后果肉較硬,甜脆可食,經一周后熟果肉變黃白色,肉質細,柔軟多汁,石細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可達16%,Vc含量為135ug/1009,香味濃郁,酸甜可口,品質上。常溫貨架期為20天.冷藏條件下可貯藏3個月。2.4物候期在河北灤縣紅南果4月上中旬萌芽,4月下旬開花,花期一周左右,果實9月下旬成熟,11月上旬落葉。該品種適應性廣,抗病蟲性強。3栽培技術要點3.1整形修剪高接后1-2年修剪原則是輕剪緩放,一般不疏不截以利迅速恢復樹冠,實現早期豐產。紅南果高接第2年可形成少數中短枝,有少數頂花芽和部分腋花芽。修剪以生長季節為主,冬剪為輔。第3年重點是疏除過密枝、競爭枝和重疊枝,向自由紡錘形過渡,小主枝上枝條結果后及時回縮,培養中小型結果枝組。3.2科學施肥紅南果采收后要多施有機肥,有機肥一定要混配微量元素,多加B、Zn。一般每667m2施有機肥6000kg左右。生長季節要葉面噴肥,以尿素、硼砂和磷酸二氫鉀為主,促進葉片生長、花芽分化,防止缺素癥和早期落葉。3.3花果管理紅南果結果晚,不易成花,前期應注意刻芽和環割,結合拉枝、拿枝,并應用PBO,實現早期豐產。紅南果自花不結實,最好人工授粉。坐果后每25cm留1個果,葉果比40:l,每667m2產量控制在2000kg以內。3.4病蟲害防治紅南果的病蟲害較輕。病害主要有梨黑星病和枝干病害。防治藥劑以烯唑醇、粉銹寧、大生M-45、甲基托布津為主;蟲害主要有梨莖蜂、梨木虱、食心蟲、刺蛾等。可用滅掃利、吡蟲啉、阿維菌素和滅幼脲等相結合。注意農藥的混配及使用濃度和兩次用藥的間隔期,避免產生藥害,達到無公害防治的目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