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蘋果深加工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課題組
在“蘋果深加工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課題啟動前,我國濃縮蘋果汁出口量僅占世界年貿易量的10%。通過課題攻關,濃縮蘋果汁出口量高達77.4萬噸,約占世界年貿易量的70%,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濃縮蘋果汁生產國,成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際著名跨國公司的指定供貨商。
突破蘋果深加工技術“瓶頸”
只花了5年時間,我國的濃縮蘋果汁出口量就從占世界年貿易量的10%飛躍到70%以上,如此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通過攻關,我國蘋果深加工技術的“瓶頸”得到突破。
首先是膜超濾技術的突破。課題對陶瓷膜過濾去除腐敗菌進行研究,得出100奈米(1奈米為10億分之1米)陶瓷膜錯流超濾的最佳操作條件,除菌效果非常理想,完全可以達到商品果汁的要求,能夠達到果汁衛生安全的要求;對濃縮蘋果汁生產中堵塞膜成分進行分析,證明主要是蛋白質、不溶性果膠、淀粉和纖維素等,在超濾膜進行常規化學清洗前結合相應的生物清洗復合酶進行清洗,不但使超濾通過量得到快速回升,還大大縮短了化學清洗時間。
其次是活性炭吸附技術的成功。將活性炭等無機吸附劑和樹脂等有機吸附劑作為吸附材料應用于果汁加工過程中,解決蘋果汁的二次沉淀、褐變、棒曲霉素污染和農藥殘留問題,并合成了一種專門針對蘋果汁中的農殘(甲胺磷)的功能吸附樹脂,以通過改進蘋果汁加工工藝,實現品質和安全性的提高,突破了濃縮蘋果汁防褐變技術,使果汁色度降低值達到國際要求。
還有是芳香物質回收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將天然蘋果香精從100倍大幅度提高到300倍,產品完全達到國際標準,產量達到1000噸/年并實現大量出口,該項技術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
除了以上技術的突破外,課題組還首次采用模擬體系進行臭氧水溶液清洗蘋果表面降低農藥殘留的研究,并利用臭氧有效地殺滅蘋果表面的耐熱菌;從蘋果汁生產線上分離嗜酸嗜熱菌,并對之進行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研究這些菌對果汁品質的影響,為耐熱菌的檢測和控制打下基礎;根據從蘋果汁生產線及加工過程中分離得到的特定微生物菌種,進行脈沖強磁場及不同種類非熱殺菌技術對蘋果汁中腐敗微生物的殺滅作用研究,最終確定最佳冷殺菌工藝,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等。
關鍵技術迅速產業化
課題在攻克單項關鍵技術問題后,迅速在企業實現技術集成與產業化開發示范,在山東龍口、陜西白水和江蘇徐州新增、擴建蘋果濃縮汁生產線3條,建立了一條高倍天然蘋果香精中試生產線。濃縮蘋果汁每噸出口售價增加了近100美元;出口量由3萬噸增加到5萬多噸;創匯由2000萬美元增加到4000萬美元。
到2004年底共建成3個萬噸級濃縮果汁生產線,處理能力達到240噸/小時,濃縮果汁生產量由3.5萬噸增加到14萬噸,加工轉化蘋果的能力由24萬噸增加到100萬噸。蘋果濃縮汁出口量占到國內出口總量的約30%。開發出多種蘋果酒產品,產量已達到10000噸生產能力。
除了采用相關技術建設和擴建蘋果濃縮汁生產線外,課題組還自行研發了相關設備。一套2-3萬噸蘋果濃縮汁國產設備約為200萬元,而進口一套類似的國外設備要300萬元,節省了三分之一的成本。一條2-3萬噸蘋果濃縮汁生產線,一個榨季要更換生產線上800到1000根柱子,一根柱子約價值8000元,如果采用國產設備,每根柱子將節省三分之一的費用。國產蘋果濃縮汁等設備的重大突破,成本和運行費用的大幅度降低,也是我國蘋果深加工行業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農民年增收約18億元
課題帶動農業增效、農戶增收效果顯著。以陜西為例,企業全面應用新技術和新成果在白水建成3.5萬噸濃縮蘋果汁生產線投產后,當地的蘋果原料由0.08-0.1元/公斤,提高到0.3元/公斤。年加工轉化當地蘋果約20萬噸,每噸增加200元,當地農戶每畝果園平均增加了300-400元收益,直接使農戶增收4000萬元。
目前全國濃縮蘋果汁生產企業已可年轉化近600萬噸蘋果,占蘋果總產量的近25%,極大地緩解了蘋果主產區賣果難的問題,并使我國主要蘋果產區的加工用蘋果收購價從0.2元/公斤,基本穩定在0.5元/公斤以上,僅此就可使近百萬戶的果農受益,為農民年增加收入約18億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