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贛南臍橙品質優良,風味獨特,受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但當前贛南臍橙生產高成本被目前的高利潤所掩蓋,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更好地實現贛南臍橙的高效益呢?――這就是要大力推行“七改”新技術。
一、改密植為稀植
傳統的臍橙種植提倡“矮、密、早”模式,畝種植密度為80―110株,甚至220株,由于種植密度大、封行早、成本高。因此現在要改密植為稀植,畝栽40―60株為宜。臍橙通過稀植可以增強樹體的通透能力,培養高大樹冠,控制樹冠過早交叉封行,減少病蟲滋生,減少修剪和打藥投工。因而可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益。
二、改小苗嫁接為大苗嫁接
過去臍橙苗的培育多采用半年小砧木嫁接,半年小苗出圃。由于臍橙苗木小,上山定植后,加上肥水管理跟不上,導致不少苗木只成活而不長樹,有的過早地成了“小老樹”,嚴重影響了臍橙產業的發展。現在改原來小苗嫁接為大苗嫁接,即推行一年砧木、一年大苗出圃,一級苗木標準為株高50cm以上,粗度0.9cm以上,有2―3個分枝、根系發達,葉色濃綠,無檢疫性病蟲豁口和無嚴重的病蟲為害。實行營養袋假植,大苗上山定植,成活率高、生長快、成園早、園像好,縮短幼齡期,提早地獲得效益,從而能激發果農開發果業的熱情。
三、改低位定干為高位定干
傳統臍橙種植的“矮、密、早”模式,就包括樹體無主干或定干低(10―30cm),不能培養高大的樹冠,雖然早期似乎可以獲得好的效益,一量進入盛果期后,樹冠郁蔽矮化,就難以獲得高產高效。現推行高位定干,主干高度為40―50cm,促進形成負荷力強、大枝少、小枝多,就可以解決臍橙單株產量受限制這一問題,從而提高單株產量避免產生下垂、拖地枝,便于生產耕作管理,減輕土壤病蟲上樹為害,減少投工成本。
四、改精細修剪為大枝修剪
過去的密植園,春、夏兩季粗細修剪費工費時工效低。提倡稀植后,采取大枝修剪,即對樹冠郁蔽、通風透氣性能差的樹體,進行“開天窗”修剪,必要時疏去一些影響通風透氣的大枝組,可改善果園通風透氣的大枝組,可改善果園通透性能,減少修剪投工,減輕病蟲滋生,降低生產成本。
五、改肥料生、干施為腐熟、澆施
以往的臍橙施肥都采用開溝深埋有機肥和化學肥料,有條件的施后澆水,這樣肥料發酵分解時發生傷根死樹現象,肥份在土壤中產生“拮抗”和“礦化”,現在改肥料生、干施為桔餅,雞、豬、牛糞等有機肥堆漚腐熟后澆施,復合肥、尿素等溶解水肥澆施,易被根系吸收,肥料浪費少、利用率高;幼樹澆施水肥生長快,生長量大,樹冠形成早,枝條健壯,結果性能好,單株產量高,豐產性能強。
六、改激素保花保果為營養液、微肥壯葉壯梢保花保果
過去常使用“九二O”、細胞激動素、防落素等激素進行保果,使用后易出現粗皮大果,外觀質量差。現改為經常使用有機營養液、微肥噴施樹冠狀葉壯梢,延長枝葉壽命、增強葉綠素光合作用功能,調節樹體內源激素,減少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既可減少投工,節省投資,又可提高果品質量,增加商品果率。
七、改化學防治病蟲害為生物防治病蟲害
贛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在臍橙生長結果的5―9月處于高溫高濕季節,極易發生各種病蟲害。臍橙進行稀植、高位定干、大枝修剪、改變施肥方法后,從而園內和樹體通透性得到改善,病蟲的天敵增多,病蟲為害自然減少。在病蟲防治時,要改化學防治為生物防治,一是做到不用禁止使用的農藥,少用限制使用的農藥,多用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特異性農藥和礦物性農藥。二是采取生草栽培法,創造天敵生存環境,發揮天敵作用。三是采用物理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節省勞力成本和農藥成本,也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節省勞力成本和農藥成本,也減少了化學農藥對果實的污染,通過改化學防治為生物防治蟲害后,臍橙果品更能達到市場準入要求,銷路暢通,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