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躍變型水果,在樹上采下時為綠色,質地堅硬,含有單寧,味澀,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貯存與后熟作用,使果體中的葉綠素轉化為胡蘿卜素,果皮由綠轉黃;香蕉中內含淀粉轉化為糖,生澀轉變為香甜,才能銷售和食用。為使果實后熟程度一致,在短時間內供應黃熟可食香蕉上市,必須進行人工催熟。催熟處理是香蕉貯藏保鮮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直接影響上市香蕉的品質。
催熟前香蕉貯存
催熟用的香蕉要求無蟲害、疤痕、腐爛和機械傷等缺陷。如果以果穗中部位置的蕉果狀態來衡量,蕉身棱角明顯高出,為7成以下飽滿度;果身近于平滿時為7成飽滿度;果身圓滿,但乃可見棱形則為8成飽滿度;果身飽滿,無棱形為9成以上飽滿度。用于催熟的香蕉以7.5-8.5成飽滿度為宜。飽滿度過低,催熟后的香蕉品質差,飽滿度過高,催熟后的香蕉壽命短。
催熟前的貯存條件也是影響香蕉催熟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一、貯藏溫度對催熟的影響 低溫冷藏是香蕉保鮮貯藏最有效的方法,但香蕉屬熱帶水果,對低溫敏感,在11-13℃以下貯藏易發生冷害,果皮變為黑灰色。催熟處理時,果皮呈深黑色,果肉堅硬,味道酸澀,肉皮難分,不能正常后熟。而貯藏在高溫(30℃以上)低濕的環境下的香蕉催熟后果肉成熟,松軟呈半透明狀,果皮卻仍保持綠色,俗稱“煮熟蕉”。因此,香蕉必須在適溫下貯存才能達到好的催熟效果。
二、氣調貯藏對催熟的影響 在氣調貯藏過程中,青香蕉在密封的薄膜袋內20-30天時,袋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高達10%-15%,氧的濃度則不足1%,果實會出現二氧化碳中毒現象,其癥狀近似于冷害,果皮青綠色,催熟后果心硬實,有酒味,果肉呈粉狀,不能正常成熟。因此,在香蕉長期貯運時要加入二氧化碳脫除劑。
三、采后病害對催熟的影響 炭疽病是香蕉貯運中最常見病害,存在炭疽病的香蕉后熟后,果面出現褐色小斑點,俗稱“芝麻點”或“梅花點”,雖然風味不變甚至更佳,但影響外觀及商品價值。可以在貯前用500-1000毫升/升的特克多藥液浸泡30秒防治炭疽病。
三種催熟方法
一、乙烯利催熟法 把香蕉直接放入濃度為1000-2000毫升/升的乙烯利溶液(40%的乙烯利水劑配制)里浸泡1分鐘,瀝去藥液,撈起稍晾干,置于密閉的庫房內催熟,每隔24小時通風換氣1-2小時,果實經4-5天后可褪綠變黃。香蕉數量少時,可以裝入薄膜袋中密封后置于適宜的室溫下后熟。
此外,還可用噴霧器將濃度為1500×10-6-2000×10-6乙烯利溶液噴灑在裝滿香蕉的筐上和周圍,左邊噴3圈,右邊噴3圈,噴霧均勻后,堆放在一起,用塑料布蓋嚴,掌握好溫濕度,使其產生乙烯,悶兩天后揭去塑料布,3天后香蕉黃熟,即可上市銷售和食用。
現在商業上大多用此法催熟。但此法催熟的香蕉,果肉軟化速度比果皮轉黃速度快,有時果肉成熟,而果皮著色尚不夠均勻,采后病腐發生較快、病果率較高、果實的貨架期較短、易斷指。
二、氣體催熟法 氣體催熟需在有一定容量的專門催熟庫房內進行,且要有較準確的氣體流量和溫、濕度控制系統,乙烯氣體濃度為1:1000(乙烯與催熟室的空氣容積比),室內薰蒸24小時。可用40%乙烯利水劑通過棉紗連接與配成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逐漸釋放乙烯氣體(每毫升乙烯利釋放乙烯氣體約7毫升)。用此法催熟,全果均勻黃熟,外觀金黃色,果肉質地硬爽,果實貨架期較長,好果率高。在銷售地催熟無須翻箱浸果,既減少了病原菌接觸傳染的機會,又省工省時。但需注意的是,一定要使乙烯劑與濃堿反應逐漸釋放乙烯,因為催熟后果皮的色澤與乙烯利釋放乙烯的速度有關:若逐漸釋放乙烯,催熟后,果皮的色澤與自然成熟的一樣鮮亮,若將堿一次倒入乙烯利中,因放氣過快,果實受到劇烈刺激,表面會呈“死褐色”,影響催熟效果。
三、熏煙催熟法 在一個密閉的小房子里,把香蕉堆放好(條蕉、梳樵或用竹籮裝均可),點燃大香,待有煙氣外溢時把房門關閉,兩天后把香蕉取出,5-6天香蕉就會逐漸變黃成熟。過去多采用這種方法,方法簡便。但缺點是熏蕉數量受到限制,成熟不均勻,時間也較長。
如量少也可把果實疊放在干凈的瓦缸內,缸內燃放不含硫磺的線香,缸口密封,夏季經2-3天,冬季經1周左右,把缸蓋打開,取出果實晾放1-2天,果皮轉黃,果具香味時即可銷售。
催熟溫濕度控制
溫度在14-25℃之間均能使香蕉變為金黃色,可據此控制催熟溫度以調節催熟速度。催熟香蕉的溫度較低時,催熟的時間延長,效果也較差;溫度高于28℃,香蕉會很快變軟,葉綠素不能及時分解,葉黃素和胡蘿卜素顯現不出來,香蕉雖已變軟,但果皮顏色難以轉黃,香甜味也差,俗稱“青皮熟”,商品價值較低。催熟香蕉的最適宜溫度一般為20-22℃,如果溫度高于適宜溫度時,可進行人工通風和噴灑冷水降溫;溫度低時,可人工加溫使其達到適宜溫度。
香蕉催熟的適宜濕度為85%-90%,濕度低于80%時,香蕉不能正常黃熟。特別在冬季,溫度低,香蕉受凍,空氣濕度又低,在室內越放越干,黑皮越嚴重,熟不了,甚至腐爛。因此,要挑選未受凍的香蕉,及時用塑料袋裝起來,選擇上面所講的催熟方法盡快催熟。或用人工噴水增濕度,使催熟的香蕉呈黃色,味道香甜,商品價值高。
果實催熟后表現為呼吸強度增高、果皮脫綠、果肉脫澀和軟化加速。采用適當的人工催熟的果實與自然成熟的果實無論是外觀品質,還是風味和內含物――總固形特、可溶性糖、酸度以及維生素C均無顯著差異。催熟后的香蕉達到皮色褪綠變黃、果柄和果尖尚帶綠色,呈現該品種特有的香氣時,即可上貨架進行銷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