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杏褐腐病,又叫菌核病、灰腐病和實腐病,為真菌病害,主要為害果實,也危害葉片、花及枝梢,各地均有發生。(1)癥狀:杏果近成熟時最易感此病。發病初期為圓形的褐色斑,然后擴展到全果,使果肉變褐和軟腐。病斑上有圓圈狀白色霉層,后變成灰褐色。此病發生時,伴有香氣。病果大部分腐爛后失水干縮,變成黑色僵果,掛在樹枝上,經冬不落。被害幼葉,初期邊緣有水浸狀褐斑。后擴展到全葉,葉片枯萎但不脫落。花朵被害后花器變成黑褐色,并枯萎或軟腐。干枯后殘留在枝上。如遇陰濕天氣,會出現灰白色霉層。被害枝條初期為長圓形灰褐色潰瘍,病斑邊緣為紫褐色,中間凹陷,并伴有流膠現象。后期病斑繞枝一周,枝條枯死。(2)發病規律褐腐病菌主要在僵果和病枝上越冬。第二年春天,病菌借風雨傳播,由皮孔或傷口侵入杏樹體的被害器官。一般在低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發病,最適宜的發病溫度為20~25℃,相對濕度在85%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