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銀杏(Ginkgobiloba),又稱白果樹,是銀杏科的落葉喬木。樹高可達40米,樹型優美。銀杏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以其歷史悠久而著名。長期以來,被人們視為中國的國樹,有“活化石”之稱,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近年來,隨著上海城市建設功能目標的日趨多樣化,城市綠化已經脫離了原來單純的植樹種綠,朝著美化、多樣化的方向邁進,因此,銀杏這一珍貴樹種也就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城市綠化中來。就苗圃中銀杏的習性、栽培、繁殖以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作簡單介紹。
銀杏樹冠廣卵形,樹皮呈灰白色,深縱裂。葉扇形,舂夏翠綠,秋季金黃。花期在4至5月,果實9至10月成熟。銀杏對溫度的適應范圍較廣。在溫帶、亞熱帶氣候地區,年平均溫度在8℃~20℃都適合銀杏生長。銀杏樹是喜光植物,不耐蔭蔽。枝葉繁茂,根系發達,抗旱能力較強,在pH4.5~8的土壤上均能生長,但喜深厚、濕潤、肥沃和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土壤。宜在秋季帶葉栽植及春季發芽前栽植,這樣可使根系在翌年春萌芽前有較長時間進行恢復,為第二年春地上部發芽作好準備。栽植時應選用壯苗,挖大穴,施足夠的肥料,干土淺栽,填土踏實,澆透水。采用這種栽植方法,成活率高,生長旺。
一般城市園林綠化中所用到的銀杏多以嫁接苗為主,在生產中常用扦插、播種等方法來繁殖砧木,再通過嫁接培育良種苗木。
目前主要采用的嫁接方法為方塊塑料薄膜包扎法。這種方法不但可以省工、省料,而且成活率高。一般從萌芽前5天至展葉,或從清明前15天至清明后5天為嫁接適期。在接穗采集時雄穗宜選花序大、花粉量大、開花晚的雄株枝;雌穗選擇早果、豐產、優質、粒大的雌株枝。嫁接高度根據苗木的不同用處而定。一般用作城市綠化景觀樹、行道樹的,高度在2.5米至3米;如成片栽植,以營果為主的,嫁接高度在1到1.5米;果材兩用高度在2至2.5米。
銀杏在園林中的應用范圍很廣,因其樹型優美,葉形別致,秋季之美,是城市綠化的首選落葉樹種之一。在庭院中栽植銀杏,以嫁接苗最佳,孤植配以開花灌木或觀賞草花卉,樹形開展,猶如亭亭君子,迎接八方來客。在廣場中,多用造型優美的嫁接苗整齊排列單獨種植,像列兵一樣整齊劃一。比如上海南站北廣場的綠化帶中,就有多排銀杏樹陣種檀。在公園或大型綠地中,多種植實生銀杏,可選擇蓬形大、樹徑粗的孤植于草坪中,醒目、自然。在上海松江新城的思賢公園北側草坪,就種植著多株胸徑半米左右的大銀杏,景觀效果極佳,給草坪帶來了別樣的意境。或者作為行道樹,如上海四平路段,兩旁排列銀杏氣勢不凡,獨具海派風情。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許多古剎名寺中,都種植銀杏樹。銀杏是最長壽的樹種之一,有“壽星樹”之稱,銀杏樹體高大雄偉,最能襯托大雄寶殿的壯觀。其葉片潔凈素雅,有不受凡塵干擾的宗教意境。我國最著名的古銀杏是山東莒縣浮來山定林寺的商代銀杏,其高達26.5米,為我國和世界上的“古銀杏之最”。而在上海的古剎寺廟中也多可見到銀杏的身影,可見其在本地也擁有了悠久的種植歷史。
伴隨著上海城市發展的腳步,銀杏這種富有中國特色又具歷史底蘊的樹種將被越來越廣地運用到本土園林建設中。不論是四平路上的行道樹,還是世紀公園草坪孤植,或是延中綠地中的點綴,都無所不見雋秀的身影。銀杏,中華民族之寶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