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9月份,冬棗進入后期管理,晝夜溫差增大,棗果的甜度也迅速提高,但根據筆者多年的經驗,后期的防病工作仍不可忽視。
一是防止銹病的發生。一般情況下,銹病如在八月初或中旬發病,后期受災面積大,控制不理想。如八月底未見發病,病害發生率就低,這主要決定于天氣。七八月份雨水多,地表潮濕時間長,霧氣大,發病就早,傳播就快。若八月底仍未見發病,切不可忽視。根據經驗,后期如果忽視對銹病預防,銹病隨時會不期而至,因此,在后期防治銹病上要注意觀察天氣變化,可根據氣候的干爽與潮濕采取不同防治措施。
二是防好炭疽病。對于炭疽病值得說明的是,人們在該病的識別上有誤區,在棗果的前、中、后期都有類似炭疽病的現象,如棗果出現斑點,然后出現淡黃色暈環,后腐爛,這往往不是炭疽病,而是其它菌源的侵染所致,這種情況一般局部出現,危害不大。真正的炭疽病是在果實接近成熟期發生。病毒潛伏期長,最初發病癥狀為,果身某處出現淡黃色水漬,并有淺紅色類似劃痕的印跡,易被人忽略。如出現上述現象,很可能預示著炭疽病的大面積發生,后期危害主要是全樹受到侵染,造成棗葉萎蔫,果實腐爛、脫落,危害極為嚴重。近年在一些冬棗產區時有發生,此病與棗銹病有時并發,故而,前期易讓人誤以為是棗銹病。炭疽病的傳播與發生也與雨水密切相關,潮濕仍是誘發的病因,觀察預防應注意到這一點。具體防治是在棗果的前中期使預防性藥劑,在后期用藥上要選用針對性治療藥物,一般殺菌藥在發病嚴重時難以控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