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圓鈴棗是山東省巨野縣棗樹的主栽品種,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生產中常遇到一些問題,造成棗樹減產或絕收,嚴重影響了棗農的生產積極性。為此,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供棗農參考。
一、加強肥水管理。施肥應當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兩者配合施用。①施基肥。在秋冬季節,每株施腐熟的人糞尿50~100千克,加上1~2千克的鈣鎂磷肥,以改善土壤性狀,增強樹勢。②在萌芽期追肥。4月上中旬棗芽萌發時,每株追施腐熟的人糞尿25千克和磷酸二銨1~1.5千克,以促進抽枝和花蕾的形成。③在花期追肥。6月上旬是雌花發育受精生長時期,對氮素需求大,每株應及時追施尿素0.5~1千克。④在幼果膨大期追肥。8月上旬至9月上旬是果實增大、營養物質積累的關鍵時期,每株追施廄肥30千克和過磷酸鈣2千克,以促進棗果發育。在上述三個追肥期,若土壤水分不足,應各澆足水1次,以保證正常生理活動對水分的需要。
二、適時環剝。在樹干上進行環狀剝皮,切斷韌皮部,抑制有機營養向根系運輸,使地上部分葉片制造的有機營養暫時停止下運,集中供給花、果,滿足開花坐果和果實發育對養分的需求,從而減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對樹干直徑10~15厘米的壯樹,在幼果期可以對樹干或骨干枝進行環狀剝皮。方法是:初次環剝于樹干距地面20~30厘米處(以后逐年往上移),用利刀切斷韌皮部兩圈,深達木質部,寬3~5毫米,將切斷皮層剝干凈,用1%甲基托布津涂傷口消毒后,再輔以薄膜包扎,25天左右即可愈合。
三、花期“三噴”。①噴水。棗樹花粉萌發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盛花期的晴天傍晚,用噴霧器向樹體均勻噴灑清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促進花粉萌發。②噴肥。在初花期和幼果期,葉面可噴施0.3%~0.5%的尿素和0.1%~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每隔5~7天噴1次,連噴3次。③噴植物生長素和微量元素。植物生長素能增強細胞新陳代謝,促進細胞分裂分化,提高坐果率,花期噴施5毫克/升赤霉素能有效地提高坐果率。微量元素硼、鋅等對棗樹產量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花期噴硼,濃度為0.3%。
四、適時夏剪及棗頭摘心。圓鈴棗樹勢強健,發枝力強,棗頭當年萌發生長速度快,消耗養分多,通過夏剪及時去除多余的新棗頭,可以節省更多的養分用于果實發育。在6~8月份對棗頭摘心,控制棗頭生長,促使更多的營養向棗吊運輸,有利于提高坐果率。
五、棗園放蜂。棗花為典型的蟲媒花,蜜蜂是棗樹最好的傳粉媒介,棗園放蜂,可以提高坐果率。
六、加強病蟲害防治。棗樹的病蟲害主要有棗龜蠟介、棗尺蠖和棗縮果病。防治棗龜蠟蚧可根據蟲情測報,在7月上中旬若蟲孵化高峰期噴灑40%速撲殺2000倍液、25%蚧死凈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防治棗尺蠖可在早春成蟲羽化前,于樹干基部綁塑料膜,塑料膜寬8~10厘米,阻止雌蛾上樹產卵,并可丁次日早晨將滾落在樹根處的雌蛾集中捕殺;在幼蟲大量孵化后,在3齡以前,噴灑50%巴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000倍液進行防治。防治棗縮果病可從8月上旬開始,用50%DT殺菌劑500倍液、農用鏈霉素120單位/毫升或農用土霉素200單位/毫升進行噴霧,每隔8~10天噴1次,連噴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