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棗分布于熱帶和溫帶,在我國約有10多個品系,最常見的有棗(ZiziypusjnjubaMill)和棘(Z.spinosugHu)兩種,原產我國,適應力極強,品種繁多,華北的產量占全國的88%,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陜西5省為著,其原種為酸棗,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
棗果味美,營養豐富,用途廣,制干可以代糧,為傳統補品。民間有“天天吃大棗、青春永不老”,“五谷加大棗,勝過靈芝草”之說。其每百克鮮果含維生素C400-800毫克,含量高于柑橘7-10倍。據報道,因棗果富含維生素P和盧丁,對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有療效,還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山楂酸)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功能。
棗樹抗生強,適應性廣,耐瘠、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不論田塍地角,塘邊溪沿,房前屋后,砂質土或紅黃壤可栽培,以紫砂土最佳,適宜在低丘紅壤地區大面積種植,也適于糧棗間作,通常栽后2年結果,3-4年盛產,經濟壽命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