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棗瘋病又稱叢枝病。果農稱其為“瘋棗樹”或“公棗樹”。棗樹地上、地下部均可染病。地上部染病主要表現為花器退化、芽萌發和生長不正常,最后導致枝葉叢生,棗吊末端延長,嫩葉明脈、黃化或卷曲呈匙狀,偶見耳形葉。地下部染病,主要表現為根蘗叢生。病樹整個花器退化為營養器官,花柄延長,較健花花柄長5―7倍,呈明顯的小分枝,萼片、花瓣和雌蕊均可變為小葉。嚴重的花盤也發生退化,萼片深綠色且肥大,變成小葉,有時這種小葉的腋芽又萌發出小枝條;ò攴蚀,縱皺,也變成小葉;雌蕊仍保持原形,但子房變肥,變厚,呈柱狀延伸,有的柱頭頂端也變成兩片小葉。另一種類型是雄蕊變成小葉,子房變成短枝;但腋芽萌發,生成短而細的新枝和新葉,繼續生長。病花一般不能結果,僅花柄延長的花可結果,但多提早脫落。果實染病,變小,變瘦,果端呈錐形。有些品種如圓鈴棗,果面凹凸不平,隆起部分現紅色,凹下部分現綠色,呈花臉狀;內部組織空虛,不堪食用。芽的不正常萌發有兩種類型。一是小葉型癥狀。即病株一年生發育枝上的正芽和多年生發育枝上的隱芽大部分萌發成發育枝,其上的芽繼續萌發生枝,如此逐級萌發生枝,直到四次棗頭的主芽才不再萌發,而形成叢生枝。病樹的結果母枝大部分延長成發育枝,這種枝條也發生叢生小枝。病枝纖細,節間縮短,葉片變小變黃。秋季叢枝干枯但不易脫落。另一種為花葉型癥狀。不常見,多發生在嫩枝頂端,略較健枝細小,葉面現黃綠相間的斑點,有時葉脈褪綠成明脈,葉緣向內卷曲成匙形,葉面凹凸不平,有時顯黃化,秋季不易脫落。地下部染病后不定芽大量萌發,形成一叢叢的短瘋枝,同一條側根上可出現多叢,出土后枝葉細小,黃綠色,長到0.3m左右即停止生長,后全部焦枯成刷狀而枯死,僅留殘枝。最后病根皮層變褐腐爛,韌皮部易脫落,果實無收,或全株死亡。
病原Mycoplasma-1ikeorganism(簡稱M10)稱類菌原體。經電鏡觀察,在葉脈篩管細胞中見到形態不一的類菌原體,大小80―720nm。在成熟的類菌質體顆粒中,清晰可見核酸類纖維狀物質。M10可先運轉至棗樹根部,經過增殖,由病部傳至全樹。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通過各種嫁接方式,如皮接、芽接、枝接、根接等傳染。在自然界,中國擬菱紋葉蟬(HimonoideschinensisAnufriev)、橙帶擬菱紋葉蟬(HishimonoidesaurifacialesKuoh)、凹緣菱紋葉蟬(HishimonussellatusUhler)和紅閃小葉蟬(Typhlocybasp.)等均是傳播媒介。凹緣菱紋葉蟬一旦攝入棗瘋病類菌原體后,則能終生帶菌,可陸續傳染許多棗樹。至于土壤、花粉、種子、汁液及病健根的接觸均不能傳病。病原物在寄主體內運行的方向與樹體養料運行的方向一致,發芽時由下向上,枝條停止生長后由上往下。經嫁接接種后潛育期短者25―31天,在新發出的芽上即呈現癥狀;潛育期長者達382天。影響潛育期長短的因素有接種時間,6月底以前接種當年可發;6月底以后接種則在翌年開花時呈現癥狀;在根部接種當年很早就可發病,皮接塊數越多,發病越快;此外還與新梢生長情況及被接種的植株大小有關,苗木較成株接種后表現癥狀快。該病的發生與棗園地勢、土質、管理及品種有關。土壤干旱瘠薄、肥水條件差、管理粗放、―病蟲害嚴重、樹勢衰弱發病重,反之則輕。鹽堿地很少發病,其原因可能是鹽堿地影響棗樹的新陳代謝,增強對棗瘋病的抗病性,也可能是當地缺乏媒介昆蟲。棗各品種間感病性存有一定差異。人工接種試驗證明:金絲棗高度感病,滕縣紅棗較抗病,交城醋棗免疫。此外,小棗、圓紅棗高度感病,發病后1―3年內整株死亡;長紅棗次之,可維持5年左右;馬芽棗、長鈴棗、灰鈴棗、酸鈴棗比較抗病。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酸棗品種和具有棗仁的抗病大棗品種作砧木。(2)接穗消毒。對于帶病接穗,用1000mg/kg鹽酸四環素液浸泡半小時可消毒滅病。(3)在無病棗區采取接穗、接芽或分根進行繁殖;培育無病苗木;苗圃中一旦發現病苗,立即拔除。(4)鏟除病樹,防止傳染。及時徹底地刨除病樹,早期消滅傳染中心;刨除病樹時,應將大根一起刨凈,以免萌發。(5)加強棗園管理。增施有機肥、堿性肥。棗樹發芽展葉期、開花座果期、速生期需增加水肥,結合噴1―2次300倍尿素液,進行根外迫肥。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樹勢。(6)防治田間傳播介體昆蟲。5―9月間噴50%對硫磷乳油十50%樂果乳油各250倍液或50%樂果乳油十殺滅菊酯各250倍液,以防治傳病媒介。(7)主干環剝。由于病菌在樹干內傳導具方向性,采用此法有效。方法是:春季樹液流動前,在棗樹主干的中、下部進行環狀剝皮,寬3―5cm。(8)灌藥滅病。4、8月在病枝同側樹干鉆2―3個孔,深達木質部,將薄荷水50g、龍骨粉100g、銅綠50g研成細粉,混勻后用紙筒倒入孔內,每孔3g,再用木楔釘緊,用泥封閉,殺滅病體,根治病害。(9)涂去瘋靈。春季發芽前,于樹干基部開一個環狀小槽,深達韌皮部一半,將藥液灌槽內,用塑料薄膜包扎嚴密,隔1個月涂第二次。樹粗20cm施88,40cm施16g,療效較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