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浙江省東陽市是南方重點產棗區之一,青棗栽培歷史悠久,以優良品種雙仁棗含有環玲酸腺苷(CAMP)加工的南棗,維生素C含量高,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歷史上曾是朝庭的貢品,有“京果”之盛譽,暢銷國內外。據考證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南市街道石盤村還有一株樹齡逾200年的“太公棗”,至今仍在產棗,歌山鎮山頭金、湖潭村的雙仁棗以其獨有的藥用醫理,清朝道光年間曾列為朝庭的貢品。金絲蜜棗曾榮獲西湖博覽會金獎,在全國食品質量評比中多次奪魁。全市現有棗林面積1400公頃,主要分布在南市、歌山、巍山、佐村等地。2000年1月被授予“浙江青棗之鄉”。
東陽市青棗加工業比較發達,主要集中在南市街道的石盤、安一等村,每年加工的南棗暢銷國內,且70%以上出口,現在南棗還占領著港澳、東南亞等華僑集居地100%的市場份額。響鈴棗業有限公司精心制作的“響鈴牌”南棗被省林業廳評為浙江省森林食品。
我市發展南棗加工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充滿潛力和希望。
1、東陽南棗加工歷史悠久
東陽人勤勞聰明,南棗加工歷史悠久。明隆慶《東陽縣志》載:“棗,茶場(現巍山鎮茶場村)產者大而甘”。明萬歷《金華府志》果之屬載:“南棗,出東陽茶場最有名。”清康熙《新修東陽縣志》載:“南棗,浙東諸郡遠至京師皆珍之猶,仍茶場之名,其次謂之魁棗,又次名通新棗,茶場所出為佳,相傳其大如拳,其核尖細如忝,決之即脫,其甜如蜜,香而且脆,以此盛傳。”民國時期,棗銷蘭、杭,約銀萬元。民國22年,(1933)《中國實業志》記述:“南棗之名,馳于全國。南棗者,即浙江金屬各縣所產之棗也。浙省棗子,以東陽為最多,計產26000擔。”
南棗是我國的特色經濟果品,東陽是我國南棗的重點產地。東陽南棗屬于紅棗之一,外形比紅棗厚實飽滿,皺褶比紅棗細密,色澤比紅棗深濃,南棗可食部分占棗重的90%左右。南棗維生素C含量高,還有人體必不可少的幾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具有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等藥理作用,歷史上曾是朝庭的貢品,有“京果”之盛譽,是馳名中外的食用佳品。東陽南棗加工工藝細膩復雜,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東陽南棗形狀扁圓、縷紋如絲、色似琥珀、通透明亮、表面起霜、質地松脆、鮮甜可口,素稱果中珍品。
自1982年以來,東陽部分棗農外出河北、陜西、湖南等省棗區,輸出加工技術。
東陽南棗是由全國優良品種的義烏大棗(主要分布在浙江中部的東陽、義烏等地)加工而成,義烏大棗具有適應性強、樹勢直立、生長旺盛、產量高、質量好的特點,棗質特色是果大核小、兩頭平正;皮薄肉厚、質松味甜、水分較少,是加工南棗的最佳品種。以義烏大棗中的雙仁棗(分布在東陽市歌山鎮山頭金、湖潭等地)加工的南棗尤佳,雙仁棗的棗核中含有雙仁,具有特異藥理作用,所含的環玲酸腺苷(CAMP)是醫治冠心病的特效藥。其棗果外形豐滿,左右對稱,有別于單仁棗之一側半肥,無仁棗之瘦削,其加工的南棗色味格外純正。
2、南棗加工工藝
南棗加工工藝有兩種,即原紅制法和做紅(又叫燙紅)制法。原紅制法是選用已進入全紅期時的棗果進行加工;做紅制法是選用已進入熟白期時的棗果進行加工。除做紅制法多一道做紅的工序外,兩者都要經過選果、煮果、曬棗和燒棗、浴棗、分級和包裝等工序。
2.1選果。加工南棗用的鮮棗果要選擇果形較大,一般要求80個/kg以上,并須透白、無蟲口、無裂口、不畸形的鮮棗果,將其洗滌干凈備用,以使加工而成的南棗花紋細,烏黑發亮,有光澤。
2.2做紅。做紅,也稱為燙紅,就是把備用的鮮棗果用沸騰的開水燙泡使其由綠白色變成黃白色,進而變棗紅色,以達到南棗應有的色澤和光亮度。
鮮棗果燙紅應用銅鍋,不用鐵鍋。在銅鍋上加一截無底的木桶,桶內加水至木桶高的一半左右,待水煮沸騰后,然后沖入四分之一的冷水,當看到鍋底冒出小泡及發出絲絲聲音時,隨即把竹編的圓筒籃放入鍋中,用木杓盛棗果放入圓筒籃,每次放2.5kg左右,使每個棗果都在開水中打一個筋斗,而后馬上取出,倒入竹籃中。倒滿后就用麻袋蓋上保溫。待半小時后,棗果的皮色已變成黃白色,即可攤開。做紅一般都在前一天下午4時開始,次日晚12時左右結束。如做紅時鍋內的水因蒸發而減少,應及時加水,重新燒沸騰后再進行。做紅過的棗果在次日清晨曬在地笠上,并用曬耙往返翻動四、五次,曬到棗果皮色稍紅,手捏果皮有皺褶時,就可移入室內攤開,棗果不要重迭,以防發熱發脹。如天氣晴朗只需要3h左右,天氣不好就要延長;如遇高溫時,應調節攤曬時間,可用地笠回蓋,以防撲頭果(次果)發生。
2.3煮果。煮果是加工南棗的關鍵一環,直接影響到南棗品質的好壞。煮得過熟,棗果皮易破;熟廢不夠,棗果皮不細不勻,所以要嚴格把關。
煮果要用銅鍋,按100kg水放40kg棗果的比例,等到水沸騰后才可把棗果放入,待再煮沸后翻動2~3次,一般煮果時間為30~35min。檢查棗果適宜熟度的方法是用手捏棗果數個,感到都已碰到棗核即可停煮;或將棗果放入水中,若上浮則表示棗果未達到所要求的熟度,還需再煮。把煮好的棗果倒入竹籮中,蓋上麻袋,約半小時后可曬棗和燒棗。
2.4曬棗和燒棗。曬棗和燒棗,先后需循環4次方行。在第一次燒棗時,把煮過、攤涼的棗果倒入寬130cm、長200cm、高15cm,下釘兩根木條,可以兩人抬動的長方形竹匾上,隨后把竹匾放到三面筑墻、一面開火門,中間放鍋的坑床上,坑床上覆蓋保溫物,用柴火燒鍋,使棗果含有的水份得以蒸發。初燒時火力不能太猛,否則棗果肉會發脹,致使果肉和棗核分離。每隔20min左右用曬耙翻動一次,燒2~3h后,即倒出攤涼再曬,約2h后,又重新倒入坑床上燒。到第三、四次燒時,火力可猛點,但要經常翻動,以免燒焦。一定要將棗仁烘干,失去活力,否則南棗易變質。當烘到手捏棗皮堅硬,手搖南棗聽到棗仁和棗核分離而發出沙沙聲響時,即可停止烘和曬。
2.5浴棗。浴棗是保持南棗烏黑發亮的必不可少的一環。就是把燒好的南棗放入竹籃里,然后放入清水中漂洗,洗掉南棗上粘附的塵埃物,約半分鐘后再倒在地笠上曬,一般曬一天即可。
2.6分級與包裝。先把果皮破裂、形狀不整、未干燥的棗果剔出,然后再按規定的分級標準分別堆放,用塑料袋或紙盒精心包裝好,即可出廠銷售。
3、南棗經濟效益分析
隨著果樹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水果已進入賣方市場,特別是近年來北方山東等地的鮮食棗大量進入南方市場,以個大、水分多、味道甜美的特點吸引了眾多的顧客,青棗在鮮食方面難以與之相抗衡,農民青棗賣難日趨嚴重,對果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展果品加工已十分緊迫地擺在我們的面前。
東陽青棗今后應以加工為主。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檔次的蜜棗糖分過高,不適應當今時代的消費潮流,逐漸受消費者的冷落,市場上銷路日漸萎縮,加工量也逐年減少。而南棗作為東陽的特產,不僅在國內暢銷,還大量遠銷港澳、東南亞和北美,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青棗鮮食銷售價格較低,一般在2~4元/kg,經濟效益不明顯。而用來加工南棗經濟效益十分可觀,3kg鮮棗可加工1kg南棗,南棗銷售價格一般為50~60元/kg,等級低的30元/kg左右,等級高的可達100元/kg以上。南棗加工以傳統的手工制作,不僅可以解決青棗的銷路,而且能顯著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是當地農民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東陽市響鈴棗業有限公司是南棗加工的龍頭企業,通過“企業+農戶”的形式,解決一家一戶在青棗種植、管理和南棗,加工銷售的難題,統一加工標準,上門收購南棗,精心包裝后對外銷售,形成東陽南棗產品的拳頭優勢,年銷售南棗50t,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