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種子處理:用專用機械把酸棗核打破而基本不傷及種仁,好仁率為90%以上。另外,把酸棗核于第1年12月份進行層積處理,與酸棗仁育苗比較。
2、整地作畦:于第1年12月前將圃地深翻30cm,耙平,然后按長20cm,寬1.3m,南北向做畦,畦兩邊各筑寬30cm,高20cm的畦埂,每667m2地施腐熟的農家肥5000kg,過磷酸鈣40kg。
3、浸種催芽:播前用30oC溫水浸泡酸棗仁12-24小時,然后撈出控水,再與3倍的濕沙混合,置于背風向陽的地方蓋膜催芽,種砂厚度10cm,保持溫度在25--30oC之間,每天翻動2-3次,噴水保濕,3-5天后約1/3的種子吐嘴露白,下畦。對層積的酸棗核也進行蓋膜催芽。
4、播種:于3月下旬,將圃地灌水然后每畦按20-30-20-30寬窄行開溝4行,溝深3cm,每10cm點播1粒,播后立即覆土,厚度20cm,用耙子摟平,噴除草劑(滅草隆)后,加蓋地膜(厚0.003mm)。另外,設一拱棚集中育苗,然后移栽。按1m2400粒撒播,播后架設塑料(厚0.0015mm)拱棚,四周壓嚴。4月中旬,把棗仁按株距10cm點播,觀察出苗率。4月下旬,把野生酸棗苗刨出,浸泡24小時,按相同株行距栽植,觀察成活率。
5、播后管理:地膜育苗,在出土后,破地膜,引出苗木。當小苗長到3-4片真葉時間苗,7-8片真葉時,按20cm株距進行定苗,苗高20cm前不要澆水,除草。拱棚苗,幼苗出土后注意通風降溫,控制棚內溫度在25oC--30oC,不能超過35oC,定苗后澆1次水。進入4月下旬,白天揭棚,晚上蓋棚,一周后按相同的株行距移栽,栽后立即灌水,晾墑后及時劃鋤。直播苗,在出苗前不要澆蒙頭水,出苗后注意除草,及時間苗定苗。
6、追肥與澆水:進入5月份苗高20cm時,揭去地膜,每畝追尿素10kg,每月追施1次,連追2-3次,8月份追N、P、K復合肥,每畝10kg,結合追肥進行澆水。
7、病蟲害防治:棗苗的主要病蟲害有粘蟲,棗步曲、黑絨金龜子、象鼻蟲、紅蜘蛛、早期落葉病等,視發生情況及時噴藥防治。
8、嫁接:大部分苗木在4月份進行劈接,劈接設蠟封接穗與埋土堆兩個處理,并設插皮接對照。剩余部分苗木,于5月份進行了單芽腹接,6月份進行了劈接與插皮接。嫁接所用接穗:4、5月份1年生棗頭,6月份嫁接所用接穗放在編織袋中,內填濕鋸末,在冷風庫中保存,隨取隨用。除4月份劈接接穗不用包扎,其余接口和接穗全部用0.003mm的地膜包嚴,但所包地膜不超過2層。
9、嫁接苗的管理:嫁接后不用解綁,注意抹除接口下部的萌孽。在4月和6月各追施一遍尿素,每畝每次25kg,8月份追施一次N、P、K復合肥每畝25kg,結合追肥進行澆水。
通過實踐得出:(1)破殼取仁,比帶殼播種和歸圃野生酸棗苗砧苗成活率高18%和34%,達到96%。(2)蓋膜育苗,比大田育苗提早20天出苗,使生長期延長到195天。但是,拱棚移栽育苗移栽后,緩苗期長達1個月,不利于移栽苗的生長,不宜采用。(3)直播棗仁地膜覆蓋,生長期長,不用緩苗,生長量大,簡化了管理,當年全部達到嫁接粗度。(4)大棗砧木苗的嫁接在4、5、6月份均可進行,以4月份劈接,6月份插皮接,5月份單芽腹接成活率高,生長量大。(5)4月份劈接采用蠟封接穗技術,省工省力而且成活率高達97.2%,當年苗高154cm,粗度1.46cm。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