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棗為鼠李科、棗屬落葉果樹,原產于我國。棗適應性極強、耐瘠薄,抗鹽堿,易管理。盆栽棗樹品種以結果早、果實大、枝形美、株形緊湊者為佳,如龍棗、冬棗、雪棗、葫蘆棗、茶壺棗等。下面談談觀賞棗的盆栽技術。
1、營養土的配置及容器選擇。營養土采用園土4份、腐熟有機肥4份、沙土2份混合后,噴灑高錳酸鉀溶液后,用塑料薄膜蓋嚴,一周后揭去塑料薄膜即可使用。容器以瓦盆、紫陶盆為好,新花盆在使用前必須入水浸泡3天,以防止盆壁強烈收水而損傷根系。舊花盆必須刷洗干凈,可用開水浸燙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2、苗木選擇及上盆。選1年生嫁接苗,要求苗高50厘米以上,新鮮、粗壯、根系發達的優良棗苗品種。上盆前,先用瓦片蓋住排水孔,然后向盆底填入較大顆粒的蛭石約3厘米厚,作為排水透氣層,將棗苗多余的須根及傷根、病根剪除后放于盆中央,填滿營養土,澆透水,用薄膜蓋嚴盆口。
3、水肥管理。只要盆土缺水應及時澆水,澆水要透,不能出現“上濕下干”現象。在花期,中午常以清水噴霧保持濕度,有保花保果之功效。花前一個月和幼果期,應保持盆內土壤微濕潤狀態。觀賞棗對養分需求量大,幼樹定植后萌芽至5月底以前,施以0.1-0.2%磷酸二氫鉀液為主。從6月份開始,以施0.5-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為主,花期和果實膨大期,應每10天追施一次。同時每半個月還需進行葉面噴灑一次,如用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0.2%鎂鉀肥或鐵鋅肥混合液。基肥于秋季9月中旬施入,方法是從盆中取出10厘米深的土,然后將腐熟有機肥或餅肥填入,澆足水即可。
4、整形修剪。盆栽棗樹非常喜光,要注意整形修剪,不相互遮陰。當側枝抽發后,選留健壯、分布均勻的3-4條側芽,其他的全部剪除。適當剪去密生枝、徒長枝和纖細枝,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發生。在進入盛花期時,應把新生枝條頂端嫩頭用手掐斷,促進營養供給花果。
5、保花保果及疏花疏果。為提高坐果率,應在6月上旬盛花期5-7天后,用0.01-0.015‰赤霉素(九二○)進行噴霧,每隔5天噴1次,共噴2次。同時噴硼砂5000倍液促進授精結實,每半月噴1次,連噴幾次,但不能混入其他農藥同時噴,以免發生藥害。在硬核期,可噴10毫克/升的萘乙酸,以防止落花落果。再疏除過多的花及幼果,減少養分的消耗,保證有充足的營養供應留下的花果。第一次疏果在花后能分辨出小果時進行,每個花序留1-2個果即可。第二次疏果在花后一個月進行(果實直徑在1-1.5厘米左右),此次疏果為定果,一般每2-4片葉留一個果為宜,強枝多留果,弱枝少留果,疏除萎黃果、病蟲果、畸形果,去小留大。
6、倒盆換土。盆栽棗樹生長2-3年后,根系變大,盆土養分逐漸缺乏。此時應換營養土和大盆,時間在春季4月前,倒盆前5天將盆土澆足水,將準備換的盆浸透水,用鋒利刀片將土團外圍連根削去3-5厘米厚,削好后土團放入盆中,用準備好的營養土將縫隙填平,澆透水即可。
7、病蟲害防治。為害棗樹的害蟲有綠盲蝽象、棗癭蚊、食芽象甲、金龜子、紅蜘蛛、葉螨等,病害有炭疽病,輪紋病、棗銹病、縮果病等。害蟲防治,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選30%乙酰甲胺磷600-800倍液,或2.5%敵殺死或滅掃利3000倍液,交替噴藥3次。5月底至6月初,選噴1.8%齊螨素或螨死凈3000倍液。6月中旬噴20%掃螨凈4000倍液等。花期時,金龜子、綠盲蝽象可人工捕殺,一般不噴藥,如果大量發生,可在盆中放2.5%敵百蟲粉。病害防治,可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果實生長期,每隔10-15天噴1次藥,共噴3-4次。藥劑為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等1000倍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