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臺灣青棗以生長特別快,產量特別高,果實大,品質優,又在冬季成熟等諸多優勢而深得廣大種植者和消費者鐘愛,發展異常迅速。但現時推廣種植的所有品種(包括“五千”、“高朗”、“大世界”、“脆蜜”、“天皇蜜”等)都存在兩大明顯的缺點:一是果實未成熟時,像生番薯一樣,什么風味都沒有,使人吃過一次就不想再吃;二是果實一旦過熟,糖分就容易轉變成淀粉或出現酒糟味,失去食用價值。這兩大缺點直接影響了臺灣青棗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為了解決臺灣青棗這些明顯的缺點,華南農業大學科技人員經過了多年的努力,終于育成了全新的青棗良種―――留香甜棗!
留香甜棗與其它臺灣青棗品種比較,最少取得了以下四大突破―――
突破之一:含糖度普遍達到15度―18度,比原有品種提高了4度―5度,提高了30%以上;且肉質晶瑩脆嫩、香味更濃、口感更佳,單果重達100―200克,果皮光滑美觀。
突破之二:果實即使未成熟,也有非常可口的酸甜風味,使人越吃越喜歡。
突破之三:果實即使過熟,也清脆爽口,糖分不易轉變成淀粉,也不易出現酒糟味,保鮮期更長,商品價更高。有位朋友品嘗了“留香甜棗”后,贊嘆不已。
突破之四:生勢更旺,耐寒性更好,抗白粉病、抗紅蜘蛛能力更強。當年種植單株產果可超過60市斤,第二年可超過100市斤,第三年可超過150市斤。
英德市大鎮曾敬永先生在2001年6月用留香甜棗芽條改接當年種植的“五千”品種十多株,改接全部成活,生勢良好,8月份開始開花結果。到11月底12月初,由于連續十多天低溫陰雨,并出現較嚴重的霜凍,“五千”、“高朗”都受到了一定的凍害(果實葉片發紫);而留香甜棗基本上沒受到凍害,平均單株產果達10多斤(6月改接樹),最大單果重超過150克。
揭陽市榕城區農業科技示范園林森先生,也用留香甜棗芽條改接了二三十株臺灣青棗幼樹。去年八九月間,粵東地區遭受了兩次罕見的臺風吹襲,林先生所有青棗樹都被打得枝殘葉敗。臺風雨過后,白粉病乘機發作,原有的臺灣青棗品種發病迅速,大量落花落果,難以控制;而改接的留香甜棗感病最輕,落花落果較少,產量最高,品質也最優。
陽江市南果發展有限公司(陽江收費站側)余名先生,分別在去年6月和9月用留香甜棗改接了原來種植的部分“高朗”和“五千”品種。2002年元旦前余先生打來電話報喜:留香甜棗對白粉病、紅蜘蛛的抗性確實很強,“高朗”和“五千”打了6次殺菌和殺螨藥,效果仍不理想;留香甜棗僅打過兩次藥進行預防,就很少發現有白粉病和紅蜘蛛為害。此外,留香甜棗品質非常優良,果實比“高朗”、“五千”品種更大,9月改接的留香甜棗,單果重也可達到150克。
專家認為:留香甜棗的選育成功,使青棗品種選育取得了重大突破,對促進青棗規模化、基地化、產業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