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雜交蘇丹草為蘇丹草與高粱的雜交種,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均有栽培,1999從澳大利,亞引進試種,2000年擴大種植,我們認為雜交蘇丹草(JUMBO)是一個值得推廣的高產、優,質和適口性很好的夏季牧草。
(1)主要特征和生育特性
雜交蘇丹草為高梁屬一年生植物。株高3~4米,分蘗10~20個,為喜溫作物,在亞熱帶能安全越冬,在溫帶霜后枯死。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8~10℃,最適溫度為20~30℃。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播后4~5天即可出苗,7~8天即達全苗。雜交蘇丹草需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分蘗后耐旱性強。充足的降水和適時的灌水,能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不耐濕特別是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過濕不僅降低產量,還易遭病蟲為害。雜交蘇丹草為喜光植物,對短光照的反應較為敏感。充足的光照,可增加分蘗和產量高,品質也好。不耐陰。光照不足不僅分蘗減少,降低產量。雜交蘇丹草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由于抽穗較遲(10月底),或者雌蕊發育不良,一般不結實。
雜交蘇丹草對土壤選擇不嚴,各種土壤都能種植,但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粘壤土為最好。耐酸堿性均較強,故紅、黃壤和輕度鹽漬土壤都能種植。
(2)栽培技術
雜交蘇丹草的良好前作是豆類、麥類和薯類。春播雜交蘇丹草,要求耕深不少于20厘米,充分整地是提高產量的前提。它是喜肥作物,通常以有機肥作基肥,每畝1000~1500千克,結合耕地,翻入土中。雜交蘇丹草的播種期,因氣候條件和栽培目的不同而異。北方春播,播種越早,產量越高,要在土壤溫度穩定在16℃時播種。南方在2~3月春播,夏播的在前作物收獲后隨即播種。長江中下游地區約在3月底至四月初播種。在生產應用上,雜交蘇丹草與多花黑麥草倒茬栽培,其播種期可推遲,條播,行距30厘米,播種量為每畝1.5~2.0千克。北方播種后要鎮壓1~2次。
雜交蘇丹草苗期不耐雜草,出苗后要及時中耕除草。每隔10~15天中耕除草一次。單播的雜交蘇丹草地,苗期噴灑0.5%的2,4~D類除草劑2~3次,可消滅所有的闊葉雜草。雜交蘇丹草在分蘗后生長迅速,需肥漸多。除施用基肥外,原則上每刈割利用一次,都要施用一定數量的氮肥(或腐熟人畜糞尿),一般每次每畝施用硫銨10千克。
(3)飼用價值
雜交蘇丹草供草期6月上中旬至11月初。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畝產畝產鮮草6000~8000千克,在長江中下游地區3月底4月初播種,從5月底前后,直至10月底前后均可供應鮮草。主要用作青刈和青貯飼料利用,也可作放牧利用。青伺的刈割時期主要根據飼喂對象而定。飼喂草食大家畜,株高1.5米左右時刈割,適口性較好,全年可刈割5~6次。用作兔、鵝等小畜禽或魚類的青飼料,在株高70~100厘米時刈割,大部分為葉片,柔嫩可口,同時又有利于刈后再生,一般全年可劉割8~10次。
雜交蘇丹草調制的青飼料,色、香、味和這口性方面均較好。由于雜交蘇丹草生長到200~250厘米,莖桿仍較漱,作為青貯利用,整個生長季節可以刈割2~3次。雜交蘇丹草雖為高梁屬植物,但莖葉中氫氰酸(HCN)的含量很少(0.88~1.66mg/kg),不致引起家畜中毒。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