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原產于非洲蘇丹,對土壤有廣泛的適應性,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栽培。在我國各地均有引種栽培,表現良好,是一種有價值的高產優質青飼作物。形態:是高梁屬一年生疏叢型禾草,株形似散穗高梁。須根發達,入土深,莖圓柱狀,分蘗力極強。葉狹長約40-60厘米,寬4-4.5厘米。圓錐花序,分枝細長,小穗對生,有柄小穗為不完全花,不結實,無柄小穗為完全花,結實。穎果倒卵圓形,籽粒完全被內外穎包被。顏色依品種不同有黃色、棕褐色、黑色之分。千粒重9-10克,每千克種子10-11萬粒。特性:喜溫暖氣候,怕霜凍,不耐寒。發芽最低溫度為8-10℃,幼苗對低溫敏感,當溫度低于3-4℃時將遭凍害。開始分蘗時,生長速度加快。抗旱力強,在200毫米雨量的地區也能長生。對土壤選擇不嚴。在沙壤土、重粘土、微酸性土壤和鹽堿土壤中均可種植。不耐過分潮濕。飼用價值:主要供夏季青刈用,一年可收割數次。蘇丹草的莖葉比青刈用玉米和高梁柔軟,適口性好,再生性強。可以青刈,曬制干草或青貯。蘇丹草的蛋白質含量比燕麥、高梁、粟類等干草高,鮮草畝產高達3.6-5噸,干草畝產量達0.9-1.24噸。從單位面積上,它提供的總飼料價值比其它禾本科牧草要高一些。栽培技術:蘇丹草的根系發達,生長期間需要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營養,因此播種前應深耕土地,施足有機肥。在分蘗期、拔節期以及每次刈割后應及時灌溉和追施速效氮肥。播種期沒有嚴格限制,當表土10厘米處溫度達12-16度時即可播種。播種方法多采用條播,行距40-50厘米,播深1.5-5厘米。為了提高產量和青飼料品質和減少養分消耗,蘇丹草可與豆科牧草和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播種量:2.5-3公斤/畝,苗期注意中耕除草,當出現分蘗后,雜草的影響即減弱。蘇丹草的刈割期是抽穗期至盛花期,此時的干物質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粗纖維含量最低,一般播種后6-8周可開始第一次利用,刈割高度1-1.5米,留茬應高于15厘米,過低的刈割會影響再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