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幾年來,由于人工采集天然蟾衣和采集蟾酥增多,對野生蟾蜍需求量年年上升,售價也不斷攀升,加上一些地區的城鄉居民吃蟾蜍肉,致使野生蟾蜍日見減少,部分地區幾乎絕跡。提倡人工養蟾勢在必行,人工養蟾必須要先進行人工繁殖,過孵化關。現將養殖蟾蜍繁殖孵化的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蟾蜍經過冬眠后,于每年早春出土或出水,不久雌雄抱對交配,等水溫上升到10.8℃時,雌蟾蜍就進行產卵。卵常產于水中水生植物上,卵小,呈雙行排列,成條狀。因此,池內要放養一些水生植物,讓雌蟾有產卵場所,否則,卵會沉入水底,常因缺氧而孵不出來。
由于自然界水體中有多種病原體,如水霉菌、棉霉菌及其它微生物,對蟾蜍卵侵害嚴重,自然狀態下,孵化率不足50%,且蝌蚪成活率很低。因此,對剛產的蟾卵要進行消毒處理,具體方法是:用食鹽(1∶2000)加碳酸氫鈉(1∶2000)兌水成混合液,浸泡10分鐘,然后放入池中,池水保持50厘米~60厘米深。第二天,全池進行一次消毒,每667立方米水體用纖毛凈20毫升兌水灑施。
這樣,經過15天后,即孵化出蝌蚪。孵化期間,要防止成年蟾蜍、青蛙、蛇類以及食肉性魚類進入池內,以防吞吃蝌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