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這是十分重要的一章。蚯蚓是低等動物,遺傳變異可塑性極大,在生產中極易退化。傳統的養殖方法往往是在池內放小部分種蚓,種蚓產出后代,后代長大后又產生后代……,這樣就造成祖孫同堂,引起蚯蚓近親交配,導致蚯蚓品種退化。蚯蚓就會生長變得緩慢,繁殖率大大降低,飼料利用率也降低(為長遠利益著想,建議養有這種蚯蚓的養殖戶趁早淘汰,重新引種)。所以,為了保持蚯蚓優良品種的高產、優質等性能,必須經常通過純種選育對蚯蚓進行提純復壯。
以前一些人士認為,經常把蚓群中個體較大的蚯蚓選出作為種蚓,再讓它們進行交配,繁殖后代,這種方法就叫做“純種選育”或“提純復壯”。實際上這樣做不但沒有效果,也很麻煩。試想,傳統養殖方法已使蚯蚓由于近親交配品種已退化,就算再挑選出個體較大的蚯蚓作種蚓也意義不大了(人類由于近親結婚生出長得牛高馬大的傻子,有的連生殖能力都沒有)。
我們獨特的提純復壯方法是:種蚓放進箱中產繭至15天(冬季20天),把種蚓與基料分開(繭在基料中),把15箱以上的蚓繭攪拌,意在把一同條蚯蚓的蚓繭完全打散。這樣,蚯蚓近親交配的可能性就小了。提純復壯的箱數越多,效果越好,我場每次提純復壯的數量都在200箱以上,基本杜絕了近親交配;再有,把選出來的種蚯蚓讓它們混合在一起養3天,讓它們在一個高密度環境里,再突然降低它們的密度,形成一個條件反射,重新分配到養殖箱中,讓它們進行雜交,它們就會成倍地多產繭。這樣就達到了提純復壯和提高蚯蚓繁殖的目的。也絕對保正了蚯蚓品種的優良性,并使蚯蚓品種不斷的得到改良。建議農村小型養殖戶每次提純復壯以40箱以上為好,實在太少,初次絕對不能低于15箱(種蚯蚓在30000條以上),根據眾多養殖戶以往經驗教訓,低于15箱種蚯蚓進行提純復壯,一般都失敗,一年左右品種嚴重退化。產繭的種蚓仍放回原箱中加入新基料繼續讓其產繭,半月后再提純復壯。
蚓繭和基料堆成20-30厘米高,60厘米寬的小條,澆足一次水,保持料溫20―27℃,15-25天全部孵化。
孵化后每平方米的幼蚓密度較大,孵化后10-15天分散成三個平方米,保持每平方米有4―6萬條蚯蚓,添加一些新培養料,每3天用營養劑澆喂一次,10天后再加一次新糞料,約一個月長成蚓,可以用來喂養經濟動物或作種蚓。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你的養殖蚯蚓的面積一定要形成規模形成。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