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僵病是晚秋蠶防病重點之一。僵病的發生除真菌的存在這一先決條件外,與溫濕度有著極大的關系。相對而言,濕度越高,發病率越高;溫度的高低只是影響發病的快慢和病程的長短而已。9月中旬-10月下旬,往往是適溫多濕或低溫多濕,為僵病的發生具備較好的客觀條件。
僵病屬家蠶真菌病,分為白僵病、黃僵病、綠僵病、曲霉病等,以白僵病為最普遍。白僵病癥狀識別:小蠶期發病快,較難察覺,但在顙沙中可發現像白米粒樣的白僵蠶,如用放大鏡看,更加清楚。大蠶發病初期,蠶體上出現很細小的分散病斑;稍后出現褐色油漬狀病斑,通常在蠶的氣門兩側出現1-2個病斑。臨死時排軟糞,頭胸向前突伸,吐少量腸液,平伏于蠶座,手觸蠶體柔軟而富有彈性,死后尸體逐漸變硬。眠期發生多為半脫皮和不脫皮蠶。
防治:⑴做好蠶室蠶具等消毒工作,蠶匾、蠶具等曝曬幾次。⑵每天用石灰粉等干燥材料撒蠶座,勤除沙。⑶在收蟻、各齡的起蠶、眠中及盛食期用防僵粉或402常規預防。⑷發現僵病,立即用防僵粉或402進行蠶體消毒,上下午各一次,直到消滅為止。同時少喂或不喂濕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