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雄蠶雜交新品種
(一)品種性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研究所育成的秋用雄蠶新品種――秋華×平30,具有體質強健、各齡眠起齊一、好養的優點,每克蟻頭數2310左右,5齡經過6天又18小時,全齡經過22天半,二日孵化率49.34%,絲長1240米左右,繭形橢圓、大而勻整,繭色潔白,繭層率和出絲率高。
(二)飼育技術要點。收蟻感光可適當比普通種偏早。省力育要及時勻擴座,防食桑不勻。大蠶要良桑飽食,用桑新鮮適熟。小蠶期飼育溫度要偏高,注意桑葉新鮮,大蠶期要加強通風換氣。蔟中溫度要保持25―25.5℃,加強蔟中通風換氣,提高解舒率。
二、雄蠶大蠶期的飼養管理
(一)桑葉的采、運、貯。春蠶4齡用桑采摘三眼葉、枝條下部葉及小枝葉,5齡用桑采摘新梢上的芽葉或伐條葉。夏蠶期大蠶用桑采摘疏芽葉及新枝條基部葉,秋蠶期大蠶用桑采摘基部葉。晚秋蠶結束時枝條頂端留5―6片葉。
桑葉隨采隨運,松裝快運,防止陽光直曬,運到貯桑室后立即倒出,抖松散熱,嚴防桑葉發熱變質。貯桑室仍然要求低溫、多濕、少氣流,保持清潔衛生,進出要換鞋并定時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貯桑室要加強管理,專人負責。
(二)給桑。雄蠶大蠶期的給桑,既要考慮蠶的充分飽食,又要考慮節約用桑以提高單位用桑量。用芽葉、片葉飼養,每天給桑3―4次;用條桑飼養,每天給桑2―3次。雄蠶大蠶給片葉或芽葉時,先將桑葉抖松,再用雙手將桑葉均勻地攤在蠶座上;給條桑時,將梢端與基部相間平行放置,從蠶座的一端順次給到另一端。
(三)擴座與勻座。為使雄蠶充分飽食,大蠶期應及時擴大蠶座面積并注意勻座。一般一張雄蠶種(3萬頭)大蠶期的最大蠶座面積為:4齡14平方米左右,5齡35平方米左右。勻座也是在每次給桑時進行,將分布密處的蠶移至稀處,使蠶座稀密均勻,促使蠶群體發育整齊。
(四)除沙。雄蠶大蠶期食桑量多,殘桑和排糞量也相應增多,為了保持蠶座清潔干燥,要勤除沙。一般4齡期起除和眠除各1次,中除2次,共除沙4次,5齡期起除后,每天除沙1次。除沙方法及注意事項與普通蠶種相同。
(五)眠起處理。雄蠶大蠶期加眠網要適當偏遲,以每匾出現幾頭眠蠶為加眠網的最佳時間。眠中溫度要求比飼育溫度降低0.5―1℃,并保持安靜、光線均勻,眠中前期保持干燥(干濕度差3―4℃),見起后適當補濕以利蛻皮。餉食時間以見90%以上的起蠶頭部色澤呈淡褐色為標準,夏秋期因氣溫高,餉食可適當提早。餉食用桑仍需新鮮,給桑量適當控制,按照上齡最多一次給桑量的80%左右為標準。
(六)飼養環境。雄蠶大蠶與普通蠶一樣,適宜在較低溫度和較干燥的環境里生長,一般4齡蠶飼養適溫為24―25℃,干濕度差為2―3℃,5齡蠶飼養適溫為23―24℃,干濕度差為3―4℃,4齡蠶要避免在20℃以下低溫中飼養,5齡蠶要避免長時間在28℃以上高溫中飼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