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侵害葉、莖及英。葉片染病初呈赤褐色小斑點,后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周緣赤褐色特明顯,病斑中央褪成灰褐色,直徑3―8mm,其上密生黑色呈輪紋狀排列的小點粒,病情嚴重時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大斑塊,濕度大時,病部破裂穿孔或枯死。莖部染病產生橢圓形較大斑塊,長徑5―15mm,中央灰白色稍凹陷,周緣赤褐色,被害莖?菟勒蹟唷Gv染病病斑暗褐色,四周黑色,凹陷,嚴重的莢枯萎,種子瘦小,不成熟,病菌可穿過莢皮侵害種子,致種子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污斑。莖莢病部也長黑色小粒點,即分生孢子器。
病原稱小豆殼二孢。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徑90一100um。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卵形,大小12一15×4―5(um),具1個隔膜。病菌生長適溫20一26℃,最高35℃,最低8℃,該菌只侵染蠶豆。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以菌絲在種子或病殘體內,或以分生孢子器在蠶豆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靠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生產上未經種子消毒或偏施氮肥,或播種過早及在陰濕地種植發病重。
防治方法(1)選用無病豆莢,單獨脫粒留種,播種前用56℃溫水浸種5分鐘,進行種子消毒。(2)適時播種,不宜過早,提倡高畦栽培,合理施肥,適當密植,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3)發病初期噴灑30%綠葉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大生M一45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