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乳鴿培育是肉鴿生產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決定鴿體重和等級的最重要的環節。只有精心護理乳鴿才能使乳鴿正常生長,使種鴿生產力提高,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本文就從乳鴿的生長發育特點、乳鴿的飼養管理兩方面談談乳鴿的培育,以供參考。生長特點鴿子是晚成鳥,剛出殼的鴿軀體軟弱,身上只披著初生的羽毛,眼睛不能睜開,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靠親鴿哺育才能成活。乳鴿階段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2∶1)。如王鴿的生長速度為:出殼體重16克―22克,1周齡147克,2周齡378克,3周齡446克,4周齡607克,30日齡610克。雜交王鴿的生長速度為:出殼平均體重約為19克,1周齡為152克,2周齡為363克,3周齡462克,4周齡545克,4日齡時可睜開眼睛,10日齡左右可以慢步行走。飼養管理由于以上的原因,所以乳鴿的飼養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給親鴿飼喂充足的飼料和保健砂由于在乳鴿期間(0~1月齡),雛鴿的食物靠親鴿哺育供應,而此階段乳鴿的生長發育又較快,所以保證供應親鴿充足的日糧和保健砂是維持乳鴿正常生長的關鍵。親鴿一般上、下午各喂一餐,上班時就投料,并有意留下少量的飼料在下班前給耗料量大的種鴿作補充。下班前逐籠進行檢查,帶仔的種鴿基本上吃完所投下的飼料;非帶仔的種鴿往往吃不完,而且剩下的多數是豆類飼料(鴿子對蛋白質的需要有自我調節的能力)。這時就順手把有意留下的少量飼料和非帶仔種鴿所剩下的飼料一起添給帶仔的種鴿。這樣做既實際又比較科學,也不浪費飼料。
②調教親鴿哺喂乳鴿有個別親鴿(尤其是初生種鴿),在乳鴿出殼后4~5小時仍然不給乳鴿喂乳,這時應給予調教。即把乳鴿的嘴小心地插入親鴿的口腔中,經多次重復后,親鴿一般就會哺育。若經調教后仍不會哺乳者,應把乳鴿調出并窩;若因患病而不能哺乳者,除將親鴿及時隔離診治外,也可以同樣把乳鴿調出并窩。在生產實際中,這種例子極為少見。
③調換乳鴿的位置在自然孵育條件下,先出殼的那只乳鴿,通常長得較快。另外,有個別親鴿每次都喂同一只乳鴿,先受喂的那一只長得較快。所以,在同一窩的兩只乳鴿大小差異很大。遇到上述情況,應在6―7日齡開食之前把它在巢盤中的位置相調換。這樣,親鴿往后可能先喂弱的那一只,使小的可能趕上那只大的。也可以每天人工喂飽長得較快的乳鴿,較小的則由親鴿哺喂。這樣,小的乳鴿生長速度就會加快。但是,這種方法在大生產中不易做到。在乳鴿會站立行走之后,把它們與其他窩大小相似或日齡相近的單雛相并、雙雛對調。
④調并乳鴿并雛是提高種鴿繁殖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因為并雛后,不帶仔的種鴿可以提早10天左右又產下1窩蛋,縮短了產蛋期,種鴿的產蛋率可以提高50%左右。生產實踐證明,1對種鴿可以哺育3只乳鴿,而且只有在良好的管理條件和不連續喂前提下才提倡這種做法,否則種鴿將會在幾個月內產無精蛋、軟殼蛋和畸形蛋,因為這種做法違反了自然規律和損害了鴿子的生理功能。根據以上原則,1窩僅孵出1只雛鴿或1對乳鴿中因中途死亡僅剩下1只的,都可以合并到日齡相同或相近、大小相似的其他單雛或雙雛窩里飼養。這樣做,可以避免因僅剩下1只乳鴿往往被親鴿喂得過飽而引起嗉囊積食的現象。若不宜合并的,應適當減少親鴿的日糧,并給乳鴿加健胃藥。還有以下的情況,如果條件允許的,也可以并雛:乳鴿出殼13~15天,早熟高產的親鴿又重新產蛋,產蛋后的親鴿有個別棄仔不喂。若不方便并雛,應進行人工哺喂飼料。人工哺喂方法是將豆類和能量飼料蒸熟后用冷開水洗除粘液,然后用手哺喂。另外,2周齡前的乳鴿由于皮膚幼嫩,在檢查并雛時應避免親鴿啄傷或碰傷。
⑤添喂保健砂在哺育階段,除了給親鴿整日供給保健砂外,還要人工給乳鴿添喂粒狀保健砂。5日齡時,每天喂1次,每次喂一粒(黃豆粒大小),隨著日齡的增大而適當增加。10日齡以后,每天喂2次,每次喂2~3粒。這樣做雖然麻煩,但能彌補乳鴿消化功能的不完善,使它的腸胃保持旺盛的消化和良好的吸收狀態,促使乳鴿正常生長發育,提高出口等級。
⑥保持巢窩清潔干燥乳鴿階段要更換1~2次墊料,否則,巢盤積聚大量的糞便,墊料潮濕發臭及生蟲,乳鴿容易感染疾病,甚至死亡。如臍部毛滴蟲往往是由于墊料潮濕而感染。只有做好巢盤的清潔衛生,才能保證乳鴿的健康。同時要防止親鴿淋雨和洗浴,不讓乳鴿接觸潮濕環境,又悶又濕的棚舍使乳鴿容易感冒,應通風透氣。
⑦乳鴿的上市時間乳鴿的上市時間一般為22~30日齡左右,并與品種有直接的關系。親鴿體型大的乳鴿上市較早,反之則上市較晚。若超過30日齡不上市,因乳鴿離親后采食不正常,長毛飛翔等原因會失重4%~6%左右,會降低出口的等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