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影響貉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母貉的年齡、馴化程度、受配時機和次數、公貉精液品質、分娩時間、胎產仔數及營養水平、體質狀況等。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可以提高繁殖力,現將其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一、選留優良種貉,控制貉群年齡結構。實踐證明2-4歲母貉繁殖力最高,因此,種貉群年齡組成應以經產適齡母貉為主,每年補充的繁殖幼貉在25%為宜,最多不得超過50%。種母貉的可利用年限為4-5年。
二、準確掌握母貉發情期,正確鑒定發情,適時配種。在發情性欲期適時配種,這時母貉能排出較多的成熟卵子,精子與卵子相遇而受精的機會也多,從而可以提高受胎率及產仔率。
三、適時復配保證復配次數,可以降低空懷率提高產仔數。因為貉的卵泡成熟不是同期的,適時增加復配可誘導多次排卵,增加排卵數,提高胎產仔數。提倡多公交配可避免因單公交配由于精液品質不良而造成空懷或胎產仔數少的現象,從而提高繁殖力。
四、平衡營養,使種貉具有良好的體況。種貉從越冬期(冬休期)控制給食,直到1月末2月初。種貉以上等體況為好,種公貉在配種前體重6-7公斤,母貉5.5-6公斤。鑒定體況,可利用體重指數比較法。體重指數等于體重(克)除以體長(厘米)。貉理想的繁殖體況是1厘米體長的體重為100-115克。北方寒冷地區略高些。
五、合理、正確使用種公貉。掌握公貉適當的交配頻度,保證其營養需要、正常的運動和休息,使其在短期內恢復精力,保持旺盛的性欲和配種能力。注意檢查精液品質,保證交配質量。
六、加強種貉馴化。提高馴化程度,為正常、順利配種和產仔創造有利條件,可提高繁殖力。
七、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加強管理,提高種貉群素質,是提高繁殖力的基礎和保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