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貉子在養殖過程中,因其身體機能和喂養措施不當,一些個體會出現食毛(自咬)現象。打皮以后,食毛的皮張即可被認定為殘皮,市場售價很低。而經過正常修補以后,瑕疵基本消除,在大型皮毛市場上,買家基本認可(這種皮經熟制后,基本不影響其選材和使用),其價格與完整皮相差無幾。現將食毛皮張的修補方法介紹如下,大家不妨一試:
1、將剝打下來的鮮貉皮(刮油后)皮毛朝外,檢查和確定食毛的確切位置(一般為肚的兩側)后,把皮張平放于木板上,用刮臉刀片或雙面刻刀沿被食毛的部位邊緣下刀,把被食部分全部挖割下來,盡量不挖割到未食部分。
2、把已割完的皮張翻過去(毛朝內),用縫衣針、線把挖割后形成的口子縫合好。其針角不能過大,也不要壓褶太多,避免打褶。
3、第2步驟完畢后,即刻上楦,并按照上楦程序完成。如操作不出紕漏,食毛皮張的修補即視為成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