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蛇類是變溫動物,溫度的變化對其生長和活動影響很大。因此,將蛇場內的溫?濕度控制在適宜蛇類生長和活動的范圍內,是人工養蛇的又一關鍵性課題。
一般情況下,20~30℃的溫度最適合蛇類的生長和繁殖。若低于10~13℃,蛇就蜷曲著不愛活動;如果在40℃以上或低于0℃的環境中,體弱?體瘦的蛇就會大量死亡。所以,在人工飼養蛇類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外界氣溫的變化,盡量做到有備無患,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點。
蛇場的控溫一般又分為降溫和保溫兩部分。降溫工作多在炎熱的夏季。降溫時,除搞好蛇場的植被綠化外,還可采取噴水(需在清晨和傍晚,太陽強烈時忌噴)降溫?搭棚避暑的方法;也可在蛇場的部分上方拉掛黑色遮陽網等等。另外,蛇窩通風口的拐頭應去掉,有條件者可順陶管再插上一節,因高度增加了,勢必加大蛇窩的空氣對流,能有效緩沖蛇窩的溫度,改善窩內的空氣質量。總之,蛇場?蛇窩內的適宜溫度,必須人為地給它們營造好,否則會影響蛇類的生長和發育。
蛇類對空氣中的濕度也有較高的要求。如果空氣過于干燥,蛇體內的水分流失較快,很不利于它的生長和繁殖,特別會影響到蛇類蛻皮,重者由于蛻不下皮而死亡。所以,蛇場內的濕度必須控制在其適宜的范圍之內,即環境相對濕度要維持50%~70%左右。特別是地下蛇房,一旦濕度過大,會引發蛇毒斑病?寄生蟲及螨害的發生,不利于蛇類的正常棲息。蛇場內建造的水溝?水池,均能起到增加空氣中濕度的作用。但在蛇類的冬眠場所,窩內濕度應保持在35%~40%,最高不能超過50%~55%。窩內的濕度過大時,可鋪墊干草?干土?干沙?木屑?棉絮等,有利于冬季蛇窩的增溫除濕,保證蛇類安然過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