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人們為了身體健康,減少“病從口入”,崇尚綠色、天然食品,肉質好、口味佳的放養雞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近年來,各地放養雞的飼養方式陸續興起,但由于飼養管理技術不配套,飼養農戶改變不了以往的傳統飼養方式或套用現代肉雞、蛋雞飼養管理技術,養雞中疫病頻頻發生,嚴重影響了廣大放養雞戶的養雞積極性和經濟收入,制約著該項產業的進一步提升和發展。為促進該項產業的健康發展,搞好放養雞的疫病防治工作,現將放養雞場主要流行性疾病及防治措施闡述如下。
1常見疾病
1.1病毒性疾病
1.1.1新城疫、傳染性囊病新城疫和傳染性囊病是影響放養雛雞成活率的主要傳染病。這是因為:①放養雞所養雞種大多數是本地雞,各種雞場的免疫程序千差萬別,初次免疫時間不易確定。②套用現代肉雞、蛋雞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不盡合理,免疫方法不得當等,易感染傳染性囊病,表現為接種新城疫疫苗后不能產生應有的抗體,造成免疫失敗。③日糧中營養物質缺乏,以及飼養管理不善,如環境溫度驟變、飼養密度過大等,這些因素均會影響免疫效果。在放養期,放養雞因其飼養環境的特殊性,免疫接種時,常常采用飲水法進行免疫。飲水法常因群體過大,易造成飲水不均;雞采食青綠飼料和飲用坑洼地的積水,飲水減少,直接影響飲水量和免疫效果,經常發生散發性新城疫。盡管調查中尚未發現大面積流行,但散發性非典型新城疫仍是危害放養雞的疫病之一。這是由于散發性非典型新城疫多發生于免疫雞群,病情比較緩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不高,并且常常誘發其他疾病,伴有大腸桿菌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被其他疾病的外表癥狀所掩蓋,往往不引起人們注意,而給生產造成較大的損失,在生產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1.2馬立克氏病多年來人們思想上普遍認為本地雞抗病力強,不用接種馬立克氏病疫苗。然而,調查中發現,馬立克氏病對本地雞同樣會造成巨大損失。主要是有些放養雞場購買商品蛋雞鑒別雛時,一不聲明要求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二僅顧眼前利益少花些錢,不接種馬立克氏病疫苗,結果快到仔雞上市時,大面積雞只消瘦、死亡,經檢驗方知得了馬立克氏病。但為時已晚,不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且對來年的防疫也極為不利。通過對放養雞場的調查發現,接種馬立克氏病疫苗的,無論是本地雞還是專門化配套品種均未出現病例,而個別未接種馬立克氏病疫苗的雞場,其規模越大、飼養管理越差的場,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越高,高者可達20%~30%。
1.1.3呼吸道疾病調查中發現,在育雛期間,往往由于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溫度忽高忽低、衛生條件差等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如傳染性支氣管炎。在放養階段,春季、夏季和秋季,舍內外通風條件好,所以一般較少患呼吸道疾病。而到了冬季,為了保溫卻忽視了通風換氣,致使舍內粉塵、氨氣、硫化氫的濃度增高,呼吸道病時有發生。
1.1.4雞痘放養雞一般飼養在林地、田間、草地。潮濕的草地、林地是孳生蚊蠅的地方,周圍環境中蚊蠅多,易患該病。擁擠、通風不良、陰暗潮濕、維生素缺乏和飼養管理惡劣,可使病情加重。若伴有葡萄球菌病并發感染時,可造成雞大批死亡。盡管調查中未發現大面積流行,但個別發生雞痘的雞場,其感染率在20%以上。預防的重點,一是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蠅孳生;二是在秋季來臨前刺種雞痘疫苗。
1.2細菌性疾病
1.2.1沙門氏桿菌病調查中發現,沙門氏桿菌是嚴重危害雛雞成活率的病因之一。雞白痢桿菌病在放養雞中顯得尤為突出,因為有些種雞場未做雞白痢桿菌病凈化,一是帶菌雞通過種蛋傳給下一代;二是種雞孵化場的孵化條件、衛生狀況、管理等較差,而造成水平傳播;三是放養雞場育雛條件較差,溫度忽高忽低,衛生條件差,易誘發本病;四是不能按時預防性投藥。以上這些因素是造成放養雞育雛期間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育雛期間,給3~7日齡雛雞投喂適量的抗菌藥物,可顯著降低雛雞雞白痢桿菌病發病率,提高雛雞的成活率。
1.2.2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為條件性致病菌,在育雛期間,飼養管理不良、雞舍陰暗潮濕、通風不良、環境衛生條件差等多種不良因素,均可降低雞的抵抗力,誘發或促進大腸肝菌病的發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氣溫多變季節多見。放養雞因其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常常接觸污染的飼料、飲水、用具等,發霉變質的飼料以及受外界應激因素(雨淋、溫度變化等)的影響,易感染或并發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病既是放養雞最易患也是危害最大的傳染病之一。該病的發生貫穿于整個飼養周期,而且常與某些疾病并發感染,或繼發于某些疾病流行過程中,其危害甚大。
1.3寄生蟲病
1.3.1球蟲病球蟲病主要發生在3月齡以下的小雞,其中15~45日齡最易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放養雞接觸地面,被病雞糞便污染飼料、飲水、土地是本病的主要傳染媒介。天熱多雨、雞群過分擁擠、運動場太潮濕、大小雞混群飼養、飼料中缺乏維生素A以及日糧搭配不當,都是誘發本病流行的因素。調查中,盡管死亡率不是太高,但各場均有病例發生。在飼養管理和藥物預防上雙管齊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3.2線蟲、絳蟲病線蟲、絳蟲病是常見的寄生蟲病。放養雞場大多數能做到定期驅蟲,但有時糞便得不到及時清理、堆漚發酵以及清除場內的污物,使得蟲卵“接力傳染”,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必須做到定期藥物驅蟲。
1.4其他
1.4.1啄癖這往往是由于雞群太大,不同品種、年齡、強弱不一的混養;日糧搭配不當,缺乏某些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飼料、鈣,食鹽不足或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補料不足、時間無規律均可引起啄癖。
1.4.2營養性缺乏癥導致放養雞營養不良有以下諸多因素:患有某些寄生蟲病;因雞群太大,食槽、水槽太少,布置不合適;補料量不足,時間太短或不適宜,日糧搭配不當;牧地植被差以及過載均可能引起營養不良,降低雞群整齊度,推遲上市時間,降低經濟效益。
2放養雞疫病綜合防治措施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于治”是雞病防治的基本方針。雞的傳染病在雞群中蔓延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相互連接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雞群。這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并相互聯系時,就會造成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因此,要控制這些疾病,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是給雞創造適宜的環境,即雞舍建筑、飼養管理技術;第二是消滅外界病原,即消毒技術;第三是在機體內建立堅強的免疫屏障,即免疫技術;第四是在雞易感期,搞好預防性投藥,感染疾病時,及時診斷并使用適當的藥物消滅病原體,使雞康復,即預防、診斷和治療技術。
2.1雞場的布局及建筑要合理雞場應建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通風、隔離條件好的區域,周圍無化工廠、采礦場等污染源。遠離城鎮、居民區、城鎮飲用水源、學校等公共場所,周圍應建隔離帶。實行全進全出制度,至少每棟雞舍飼養同一日齡的同一批雞。雞場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開,雛雞與放養雞分開飼養。雞舍建筑應符合衛生要求,同時便于防暑降溫、通風、采光等飼養管理。雛雞采用籠養或網上飼養。放養棚舍每棟飼養一般在300~500只,舍內搭建棲架及產蛋箱。
2.2引進適合于放養的優良雞種在品種選擇上,應選擇市場銷售對路、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的優質雞種,如石岐雜、固始雞、三黃雞等。種雞場應選擇已進行雞白痢桿菌病、白血病凈化的,飼養管理好、孵化條件好、信譽程度高的種雞場。同時,要求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
2.3加強飼養管理現代規模化放養雞不同于以往的后院養雞。首先,養雞戶應經過專業的培訓,注意技術的更新,克服管理上的惰性。掌握合適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換氣和密度。根據飼養密度、植被狀況、采食情況及雞的生長發育情況,合理配制飼料,調整補飼量。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可提高機體抗病力。經常觀察雞群,生產有記錄,從而能及時發現病雞。發病病雞要及時隔離、治療。嚴把進料關,污染或發霉變質的飼料拒之門外。加強污水、糞便、死雞的無害化處理。注意天氣變化,減少各種應激。
2.4科學制定免疫程序,正確選擇使用疫苗疫苗免疫的最終目的是使家禽在整個生產、生長過程中體內維持保護力抗體,因此,制定免疫程序應按免疫學原理,對免疫前、后的家禽進行抗體監測,在充分了解雞群的真實免疫狀態的前提下,再結合本地和周圍環境疫病流行的情況確定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母源抗體水平是確定首免日齡的主要根據,沒有監測條件的養雞戶應向供給雞苗的種雞廠了解情況,再確定首免接種時間,不要盲目套用現成的免疫程序。目前市售疫苗種類繁多,效價、質量優劣不一,應嚴格選用質量可靠的疫苗。使用疫苗時,應嚴格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進行規范操作,不可粗心大意,注射部位、稀釋濃度、免疫劑量、接種途徑更不要隨意改變,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2.5嚴格的衛生消毒措施嚴格衛生消毒措施與疫苗接種同等重要。許多實驗表明,在無菌(病毒)的環境中養雞,即使雞群的抗體水平很低也不一定發病;反之,當環境中存在著大量病原體時,可隨時侵害抗體水平低下的雞群而引起發病。因此,盡最大力量消滅飼養環境中的病原體,阻止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害雞體,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消毒是一項重要的措施。
2.6疫病的診斷與治療快速、準確的診斷是提供治療的基礎,也是控制疾病傳播、減少發病損失的重要環節。作為雞場的飼養管理人員平時要精心觀察雞群,以便能及時發現問題。在雞的易感期,投喂適量的藥物,可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遇到疑難問題及時與當地畜牧獸醫部門聯系,做到有病早發現、早確診。用藥時,選擇敏感性強、價格低廉、無殘留的藥品。注意停藥期,以保證禽產品安全、綠色、優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