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仔豬護理是養豬生產中的一個首要環節,是飼養人員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精心護理號仔豬,是減少仔豬死亡率,提高養豬生產經濟效益的技術保證。為了進一步做好仔豬的護理工作,筆者結合養豬生產實踐,并與廣大飼養人員一起,對如何做好仔豬的護理工作,總結如下。
1.集中分娩
具有一定飼養規模的母豬場,要求在母豬的產仔期應有計劃地按批相對集中地進行分娩產仔,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于仔豬相互寄養,否則,甲母豬產仔過多,而乙母豬產仔數又過少,若產仔期相隔實踐長,就難以實現仔豬寄養。遇到母豬產后疾病或無乳不能帶仔時,護理難度會進一步加大。采取按批相對集中分娩產仔,不但便于仔豬寄養和母豬并胎,還便于幾窩仔豬大小分群后由幾頭母豬帶養,這對提高仔豬成活率,確保仔豬全壯全活是大有好處的。
2.適時斷臍
接產仔后的斷臍工作不能進行得過早,以免出血過多,一般以在仔豬出生10min后斷臍為宜。
3.吃足初乳
寄養仔豬時,一定要注意讓寄出的仔豬吸足初乳,這是確保仔豬成活的關鍵措施。
4.確保安全
母豬壓死仔豬的地方通常在墻角,由于母豬喜歡把后驅頂住墻角,所以,仔豬在墻角被壓住后則很難脫身,對此,可將一塊較大的磚塊放在墻角處,或者用磚在墻角處砌成長、寬、高均為20cm左右的方塊,仔豬就不易被壓死。
5.預防下痢
生后一周齡內的仔豬,每天滴服一次土霉素溶液,對預防下痢很有好處。處方:1g土霉素粉溶液100ml冷開水,每頭每天滴服3ml.發現仔豬下痢應做到早治療,投藥途徑以口服為好,應當選用能在腸道中保持較高濃度而很少被吸收的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及慶大霉素等。仔豬白痢病與飼養管理很有關系,母豬產后一周內宜少胃料,產后15d起加大料量。仔豬5~7日齡始就要引食,這樣能大大減少白痢病的發病率。
6.其他措施
仔豬在斷奶前一周應當逐漸降低母豬的投料標準,減少母豬的投料量,以使奶水降至最少量,從而適應仔豬逐漸斷奶。斷奶后,仔豬料中宜添加一定量的粗料(青干草粉或稻草粉),并控制投料量,10d后逐漸增加投料量,降低粗料量。這些措施可有利于減少斷奶仔豬腹瀉、水腫病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