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某存欄千頭的肥豬場,仔豬飼養密度較大,平均每平方米達1.3頭。20kg豬去勢后,暴發鏈球菌病,死亡98頭,造成損失較大。
1發病情況去勢前采食等生長表現均正常,去勢后個別豬不食,全群采食量下降,精神不好,厭動。第2天即有仔豬死亡。第3天全群仔豬發病,并出現大量死亡,未去勢仔豬同樣表現癥狀并有死亡。懷疑發生豬瘟,仔豬強化免疫豬瘟疫苗4頭份,并用恩諾沙星輔助治療。母豬、哺乳仔豬及50kg以上育肥豬未見發病。強化免疫后1周,未能控制疫情,每日均有死亡,前來求治。
2臨床癥狀病始,出現急性死亡,看不到任何癥狀,次晨已死。典型病例體溫升高至42℃,精神萎靡,呼吸困難,結膜發紺,頻發震顫;口、鼻流出泡沫樣液體,液體中個別略帶紅色;體表發紺,尤其在耳根部、腹部及四肢內側表現明顯;病程較長者個別關節腫脹,出現跛行。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在80%以上。
3剖檢病變皮膚有出血點,皮下組織廣泛出血,尤其在胸、耳根、腹下及四肢內側;氣管充血、出血,充有泡沫樣液體,肺水腫;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脾腫大2―3倍,呈紫色、質脆;心、腎表面點狀出血;腹腔、關節腔積有黃色液體。
4實驗室診斷無菌取心血、脾、肝、腎、肺、關節液,制成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見有大量革蘭氏陽性散在的短鏈狀球菌。根據本場的免疫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化驗室檢驗,疑為仔豬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下,由于去勢激發鏈球菌病暴發。
5防治(1)疏散豬只,減少飼養密度,使每頭仔豬占地1.7m2左右。每日消毒1次,直至疫情停止。(2)病豬按30mg/kg體重的劑量肌肉注射氯霉素,每日2次。同時在飼料中添加0.1%氯霉素粉劑,給予大群治療。(3)加強管理,深埋病死豬尸體,糞便集中堆漚發酵。經上述處理4天后疫情控制,不再出現死亡,1周后采食恢復正常。
6體會(1)鏈球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應當注意改善飼養環境,避免人為造成應激。(2)去勢越晚,對豬越不利,建議仔豬25日齡前去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3)不可盲目投藥,要分析病因,分清主次,對因治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