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豬的傳染病發生增加,病情復雜,治療困難,死亡率上升,尤其2006年發生的高致病性藍耳病,半年時間席卷半個中國,給中國豬業造成嚴重損失,許多養殖戶血本無歸,傾家蕩產。在這疫病高發的形勢下,做好豬的免疫保健,防患于未然,顯得非常重要,現在許多新加入養殖的農民也不知如何進行疫苗免疫和藥物保健。下面就談談:豬的疫苗藥物免疫保健技術。
1、母豬配種前注射的疫苗。為防止母豬及胎兒傳染豬瘟和豬藍耳病,母豬在配種1-2周必須分別注射豬瘟疫苗和藍耳病滅活苗(含高致病性藍耳病苗)。在夏季來臨前的3-4月份,母豬配種前還要注射豬乙腦疫苗。
2、母豬臨產前注射的疫苗。為防止新生仔豬傳染偽狂犬、細小病毒、黃白痢、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在母豬臨產前3-4周最好分別注射偽狂犬滅活苗、K88-99三價或四價滅活苗、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二聯滅活苗。初產及三胎以內的母豬預產前還要注射細小病毒滅活苗。每次注苗最多3種,間隔5-7天,方可再注射疫苗。
3、哺乳母豬:在母豬分娩前后各1周的母豬料中要添加抗菌素,如每噸飼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洛美沙星1000克進行預防;或用80%支原凈125克/噸+金霉素300克/噸+阿莫西林150克/噸添加,減少母豬排出病菌污染分娩舍,切斷疾病從母豬到仔豬的水平傳播。
4、為防止初生乳豬缺鐵缺硒,在出生3日時要注射牲血素,0.2ml/公斤體重。
5、“三針”保健。為防止哺乳期間小豬患胃腸炎及呼吸道細菌性疾病,要進行“三針”保健,即在小豬3、7和21日齡分別注射長效土霉素一次0.15-0.2ml/公斤體重。
6、仔豬20-30日齡。20日齡必須注射豬瘟疫苗,4頭份/頭,25日齡必須注射藍耳病活苗及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苗(14天后最好加強一次)。30日齡注射偽狂犬滅活苗1ml;如用活疫苗,斷奶后還要再加強一次。
7、小豬斷奶前1周及斷奶后4周,為防止應激及細菌感染,添加藥物強力霉素或氟苯尼考,每噸料100-125g或替米先鋒500g伴料,連用5-7天,休藥5-7天,再用5-7天,連用2-3次,同時電解多維飲水。另外,仔豬注射排疫肽,以增強免疫力。
8、仔豬35日齡時,為防止仔豬副傷寒,可以口服仔豬副傷寒疫苗,65日齡時再口服一次,沒有疫情或較少發生的場可以不用。
9、小豬60日齡,必須注射豬瘟疫苗,細胞苗4頭份/頭,組織苗2頭份/頭。
10、70日齡時,最好注射丹毒、肺疫二聯疫苗,以防止肺疫和丹毒的發生。
11、12-13周齡時,添加藥物保健。阿莫西林250g、支原凈100g、強力霉素100g混合于1噸飼料中,拌勻連續使用2周,以防止細菌傳染。另外,為增加小豬免疫力,此時也要伴料黃芪多糖,連續2周飼喂。
12、17-18周齡時,同樣是為防止細菌性傳染病,也要類似12-13周齡時的藥物保健。如氟甲砜霉素100g、愛樂新50g、黃芪多糖200g、電解多維混合于1噸飼料中,連續使用2周。
高熱季節為防止高熱病,用加康200g+安泰500g混1噸料預防效果不錯;如發病治療時則加康400g+安泰1000g混1噸料,全群給藥治療,連續用藥1-2周。同時,發病豬用泰樂菌素+魚腥草注射液0.2ml/公斤體重肌注,同時配合排疫肽或干擾素及抗病毒I號肌注。
13、無論大小豬、斷奶后的豬或種豬,每年寒冷季節來臨時均要注射口蹄疫疫苗,春季時再注射一次,疫苗由獸醫站免費供應。
14、定期驅蟲。在20-30公斤和50-60公斤體重時兩次驅蟲。口服伊維菌素或肌肉注射滅蟲丁一次。
以上比較詳細的介紹了豬從胎兒出生到育肥出售,這一生要做的疫苗藥物免疫保健,只要養殖場嚴格去做,再加上衛生和消毒措施等,就能大大減少發病甚至杜絕發病,養豬業也就能正常發展,豬肉也能正常供應,平抑豬肉價格,使百姓得到實惠,也能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