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棚舍內空氣溫度、地面溫度的調控
(1)塑料暖棚舍空氣溫度的調控主要靠開關塑料薄膜棚面和圍墻上的通風窗,且要區別天氣狀況實施調控措施。經試驗得出:晴天,在上午10時打開棚面30~50厘米寬的縫和所有通風窗,下午2時前據實際情況掌握時間關閉,基本可以保證白天棚內氣溫不會升得過高,夜間也不會降得過低。多云天,由于陽光較弱,棚內升溫較差,只能在中午前后微開棚面和部分通風窗,才能保持棚內氣溫比較適宜。陰天和雨雪天,由于無陽光,棚內升溫更差,所以棚面和通風窗都不能打開,才能保持棚內有較適宜的氣溫條件。風天(風力在5級以上),晴或多云時不影響棚內升溫,所以也必須進行氣溫的調控,以免棚內氣溫過高。其調控方法同晴天或多云天,但一定要注意防風。一般不要打開迎風面的通風窗,避免風鼓壞棚面或造成急劇降溫,特別是刮大北風更要十分注意這一點。
(2)塑料暖棚舍地面溫度的調控調節地面溫度,可用干稻草或其他干草為豬墊窩。由于棚內濕度大,干草很快變濕變粘,需要經常更換,既不經濟,又不衛生。實踐證明,調節地面溫度的最好辦法是用干木板或干木棒為豬鋪床,既可防止地面冷涼,又可防止潮濕。
3.不同溫度下塑料暖栩舍養豬的飼養管理
(l)高溫情況下塑料暖棚舍養豬的飼養管理在炎熱的夏季,對塑料暖棚舍應加強遮陽、通風和隔熱措施。在塑料暖棚上可設遮陽網,加強通風,以促進蒸發和對流散熱。必要時采取噴霧、淋水等降溫措施在飼養管理操作規程上,一方面應采取早、晚飼喂,另一方面應及時清除糞尿,經常沖圈。防止飲水器具漏水,以防止高濕加劇熱應激。減少飼養密度,增加飲水量,提高日糧濃度,這要根據采食量減少情況,相應提高日糧濃度,特別是能量和維生素水平,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對防止熱應激有一定效果。
(2)低溫情況下塑料暖棚舍養豬的飼養管理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冬季,塑料暖棚舍不供暖或局部采取人工供暖的情況下,主要利用自然光照,若棚舍保溫較好的情況下,舍內溫度范圍可達2℃~22℃。日常管理上,在可能的情況下可增加飼養密度,注意防潮,及時清除糞尿,盡量減少飼養管理用水量,必要時也可使用厚墊草,由于冬夜漫長而寒冷,飼喂時間安排應提前早飼和延后晚飼。加強豬舍門窗管理,大門要加設門斗或門簾,防止孔洞和縫隙形成賊風,晚上塑料棚上加蓋草簾或棉被保溫,應注意每天的通風、換氣,排除水汽和污濁空氣,防止因低溫、高濕對豬的危害。注意清掃塑料膜上的積雪和膜內冰霜,每隔2天清掃塑料膜內表面上的灰塵,以防影響透光性能。
從保溫性能上看,最好采用覆蓋雙層塑料薄膜,使夾層中間形成空氣隔熱層,防止熱量傳導。研究測定,雙層膜舍可比單層膜舍提高溫度2℃~3℃。此外,要密封好薄膜邊緣縫隙,發現破損處及時修補,門口要掛門簾,夜間也可在塑料暖棚上加蓋草簾或紙被,使棚內白天增加的熱量有效地保存下來,在室外溫度為-12.5℃時,加蓋草簾或棉被后可增溫10℃左右,夜間棚內溫度可明顯增高,棚內外溫差增大,降低了棚內的晝夜溫差。如上述方法都采用后仍無法保證適宜的棚溫時(尤其是夜間的溫度),應考慮暖棚內人工供暖。
(六)塑料暖棚豬舍的濕度控制
除溫度外,良好的空氣、適宜的濕度也是豬生長的重要條件。通風、換氣、降濕是控制暖棚內環境的一個手段,其目的是在暖棚密閉的情況下引進新鮮空氣,排除棚內二氧化碳、氨氣等污濁氣體。降低因溫度升高、環境密閉造成的高濕,在塑料暖棚養豬生產中尤其重要。在我國北方,相對濕度的特點是冬季降水少,空氣干燥,氣溫較低,相對濕度一般在65%~80?。春季氣溫回升,降水少,一般在45%~60%;夏季在70%~80%;秋季在60%~80%。舍內濕度變化由氣溫、豬的密度、排泄物和飲水蒸發量來決定的,夜間相對較大,一天中的最小值一般在下午3時左右。當舍內溫度處于適宜豬生長的溫度時,空氣中的較高濕度對豬生產影響不大,但在高溫、高濕和低溫、高濕的情況下對豬只就能造成危害。在豬舍封閉較好的情況下,豬舍內濕度的主要來源是豬排泄物和飲水。具體有地面和墻壁蒸發的水分,豬排瀉物,塑料棚舍內外溫差(緩霜)造成的濕度,隨外界空氣流入舍內的水汽,飼料、飲水帶來的濕度等。當豬舍溫度升高后,水分大量蒸發,導致豬舍濕度過大,暖棚封閉太嚴,空氣不流通,環境污染嚴重豬易發生疥癬、風濕病、濕疹、疥螨病、呼吸道病等。
塑料暖棚內相對濕度日變化與棚外相對濕度日變化相差不大,無論晴天或陰天,棚內中午相對濕度(11時至15時)比棚外偏小,其他時間棚內相對濕度比棚外偏大。這種日變化對棚內豬的生長有利,不會造成中午棚內高溫高濕的悶熱。
塑料暖棚豬舍內濕度最大處為塑料棚頂和地面,降低濕度的關鍵是清除積糞,通風換氣,勤換吸濕材料。防止舍內濕度過大的措施具體為,一是豬舍應建在地勢高燥的地方,加大地面坡度;選用無滴膜,可讓水汽形成水溜順棚膜壁往下流到墻外,可有效減少舍內濕度。二是加強對豬只的調教,做到豬群大小便定位。此外,還要勤于管理,一定要及時清除舍內糞尿,飼槽不留剩食,無污水,無糞尿,地面鋪墊草要定期更換,鋪設木床,保持豬床干燥潔凈。三是改水料為干料或干濕料,減少不必要的水分,飼喂干粉料,使豬自由采食,可促進腺體(消化液)分泌,有利于飼料消化,提高生豬生長速度,還可防止因寒冷天喂濕料而發生冷凍現象。飼料可撒在飼槽中或水泥地面上,每天大豬飼喂3次,小豬飼喂4次,做到定時、定質、定量。四是在豬舍內棚頂設天窗,適當通風,一般在中午進行,通風時間、開窗通風面的大小都視棚內外溫差而定。只有這樣才能降低舍內濕度,減少有害氣體含量,防制微生物孽生。為了防止豬舍溫度驟然下降,排濕最好選擇在陽光充足的時機,每天排濕1~2次為宜。據測定,當濕度超標時打開通氣孔半小時后即可降低。資料表明,只要管理跟上,豬舍內濕度可以保持在80%左右,并且相對穩定,不會引起豬體的過多不適。五是及時清除棚膜表面冰霜、水滴、積雪等,增強透光性和降低舍內濕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