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防疫措施
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加強飼養管理,搞好圈舍及場區的環境衛生,合理進行藥物預防,以增強豬的抗病能力,減少疫病的發生。
藥物預防是豬群保健的一項重要措施,在飼料中按國家衛生、畜牧部門規定的范圍和劑量適量添加一些抗菌類藥物,不僅可以抗病,而且對提高飼料利用率和豬的增重也有一定的效果。常用的藥物有桿菌肽、土霉素、金霉素等。
嚴格限制外來人員進入暖棚豬舍內,盡量謝絕參觀。
所有出入豬舍的人員,必須經過豬舍門口的腳踏消毒池(墊)、紫外線全身照射消毒及消毒液洗手后方可入內。
嚴禁在舍內養貓、養狗或飼養其他動物,以防交叉感染。
加強飼養管理,常年定期滅鼠,及時消滅蚊蠅傳播。應根據豬的不同生理、生長階段和生產需要,以防疫病,進行科學飼養管理,保證豬的正常發育和健康。
消毒是消滅病原體,清除、切斷疫病傳播途徑的重要方法,平時豬場要定期消毒,以減少病原體的繁殖。在消毒過程,應根據不同的消毒對象(地面、飼槽、用具、豬體等)選擇消廉價、作用快和使用方便。常用的消毒藥有來蘇兒、福爾馬林、過氧乙酸、火堿、生石灰、碘類和季胺鹽類等消毒藥。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噴灑、浸泡和熏蒸等。①帶豬消毒,豬舍每周進行1次,遇到疫情時適當增加消毒次數。②空圈一般先用清水沖刷后再用2%火堿水消毒,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空圈5~7天后再進豬。③仔豬培育室和產房的消毒是先將產床浸泡、沖洗干凈,然后再用高錳酸鉀和甲醛按1:2比例混合進行熏蒸消毒。④母豬的消毒,用0.2%~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運送飼料的包裝袋再利用時,必須經過消毒后方可便用,以防止病原體污染飼料。
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若確實需要引種,應該從非疫區、無疫病豬場引進,并注射疫(菌)苗后方可放入暖棚舍內。自繁自養可有效地防止從外地引豬時帶進的疫病,減少場內疫病的發生。根據養豬計劃,養一定數量的母豬,建立良種繁育體系,解決豬源問題。
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嚴格按疫(菌)苗使用說明書中規定的保存方法和使用方法進行操作,對過期失效、不真空的疫(菌)苗予以廢棄。
接種的同時做好相應的記錄(如批號、產地、注苗時間等)。對疫(菌)苗包裝瓶要集中銷毀。
認真觀察豬的采食情況,發現病豬及時治療。對死亡的病豬要及時剖檢,做好相應的記錄,以便分析,對不能確診的應采集病料送有關部門進行檢驗。
使用的獸醫器械,如耳號鉗、注射器、針頭等要執行嚴格的消毒制度。
當某種疾病在本地區或本場流行時,在采取相應防制措施的同時,必須上報獸醫行政主管部門,采取隔離封鎖措施。按寄生蟲控制程序做好驅蟲工作,常見的寄生蟲有體內的線蟲、吸蟲及體外的蠟蟲、虱等。選擇驅蟲藥的原則是高效、低毒、廣譜、低殘留、價廉。常用的體內驅蟲藥有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體外驅蟲藥有伊維菌素、阿維菌素、辛硫磷等。驅蟲時必須嚴格按所選藥物說明書給藥。①豬場在實施控制程序驅蟲時,每3個月驅蟲1次。②對妊娠母豬于產前1~4周內驅蟲1次。③對公豬每年至少驅蟲4次。④所有仔豬在轉群時驅蟲1次。⑤后備母豬在配種前驅蟲1次。⑥新引進的豬間隔10~14天進行2次驅蟲,并隔離飼養至少30天才能和其他豬并群。⑦驅除體外疥螨、虱時,應間隔1周進行2次驅蟲。
(二)免疫程序
預防接種是防止豬傳染病發生的關鍵措施,通過預防接種,使豬體產生特異性抗體,抵御相應病原體對機體的侵害。豬群的免疫程序要根據豬的日齡和當地疫情流行具體情況而合理制定,使豬群保持較高的抗體水平。建議采用以下免疫程序:
1.仔豬階段(0~35日齡)
(1)豬瘟免疫20日齡仔豬首次免疫豬瘟弱毒疫苗,免疫劑量為4頭份,肌內注射。在豬瘟流行的疫區可采取超前免疫的方法,即在初生仔豬擦干體表粘液后,立即肌內注射豬瘟弱毒疫苗1頭份,待30~60分鐘后再讓仔豬吃奶。采用該方法時,斷奶時再加強免疫1次,半年后再進行免疫。
(2)偽狂犬病免疫發生過偽狂犬病的豬場,母豬妊娠后期沒有進行偽狂犬病弱毒疫苗免疫的后代仔豬,可在1~8日齡時進行偽狂犬病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免疫劑量為1頭份。
(3)仔豬副傷寒免疫30日齡采用口服或注射的方法,免疫劑量為肌注1頭份,口服2頭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