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夏季,特別是三伏天,室外溫度能達到38℃左右,而豬的受熱應激的臨界溫度為32~34℃。當豬舍內溫度在連續達到或超過臨界溫度2~3天時,通常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應。此時,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寄生蟲病都容易在豬身上發生,極易對養豬構成威脅。因此,夏季豬的防疫極其重要。夏季,豬極易發生的疾病有:豬鏈球菌病、母豬產后子宮炎、阿散酸中毒等。下面介紹這三種疾病的防疫方法。
一、豬鏈球菌病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豬敗血性鏈球菌病和豬淋巴結膿腫。本病急性常發生于出血性敗血癥和腦膜炎;慢性以關節炎、心內膜炎、化膿性淋巴結炎及組織化膿等為特征。
發病特征:突然發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常在豬只患感冒后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癥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點,8日齡內仔豬常于兩天內死亡。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腹內側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大丘疹,后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積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秘后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后期出現呼吸困難,常見于1~3天死亡。
防治措施:
1.青霉素80~180萬國際單位,并配合鏈霉素混合肌肉注射,連用3天。
2.紅霉素25~125萬國際單位,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稀釋后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3天;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5~20ml,肌肉注射,每天兩次,連用3天。
3.對于化膿性淋巴結炎,應待化膿成熟后切開膿腫,用0.1%阿凡諾清洗后涂擦紅霉素軟膏或撒上呋喃唑酮粉,并結合應用青霉素治療,效果較好。
4.在飼料中加拌中藥:金銀花20g、連翹10g、蒲公英10g、地丁10g、大黃10g、豆根10g、射干50g、麥冬20g、甘草5g,共研為末,加適量水煎開冷涼,1%拌料喂服,連用5天。
二、母豬產后子宮炎
母豬產后子宮炎一方面由于高溫環境適合細菌大量繁殖,增加了產道或乳房感染的機會;另一方面熱應激使母豬體質下降,容易發生產道或乳房感染;第三方面可能由于夏季容易發生附紅小體的感染,從而使母豬的體質下降。
防治措施:
1.選用優質的消毒藥,加強接產過程中對外陰、乳房和環境的消毒。
2.母豬產前產后各一周在飼料中添加廣譜抗菌藥物或在產仔當天注射長效廣譜抗菌藥物。
3.加強產房的通風降溫。
4.在臨產前或產后注射前列腺醇制劑。
5.在產后當天補液1000~1500ml、并適當加入廣譜抗菌藥物。
三、阿散酸中毒
夏季是豬附紅細胞體病的多發季節,所以許多豬場都用阿散酸進行預防或治療。但由于阿散酸的毒性較大,一旦劑量過大或使用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中毒,其典型癥狀是后軀癱瘓,但食欲、精神正常。
防治措施:
1.盡量選用安全的藥物來防治豬附紅細胞體感染,如強力霉素等。
2.一旦出現中毒癥狀立即停用含阿散酸的飼料,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等保健藥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