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夏季豬場主要發生的疾病有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病、皮炎與腎病綜合征、溫和型豬瘟等。這些疾病主要通過蚊子、蒼蠅、螨蟲、虱子等傳播的。
附紅細胞體病(俗稱紅皮病)
主要通過昆蟲、螨蟲、虱子等傳播,或在防疫打耳號和去勢時由污染的針頭、器械傳播。子豬可通過患病母豬的子宮感染。該病的發生有明顯季節性,多在溫暖的季節,夏秋季病豬癥狀嚴重,甚至發生大批死亡,呈地方性流行。
臨床癥狀病豬表現為高熱不一,體溫在40.5℃~42℃之間,眼結膜潮紅,步態不穩,食欲減退或廢絕,體弱者很快死亡。病程長者皮膚發紅,毛孔有出血點(脊背上為主),后期皮膚蒼白,可視黏膜黃染或蒼白,病豬呈逐漸消瘦,最后衰竭死亡。母豬和中大豬多表現體溫莫名其妙地下降。
豬弓形體
主要發生在5月~9月,3月齡~4月齡架子豬最易感,主要通過蚊子、螨蟲、虱子等傳播此病。大部分消毒液殺滅不了蟲卵。
臨床癥狀體溫升高達41.5℃~42℃,呈稽留熱。糞便先干結,帶有黏液,后期下痢。糞便干燥,被毛逆立,結膜潮紅。耳、鼻、后肢內側和下腹部皮膚出現紫紅色斑或間有出血點。呼吸困難,腹式呼吸。母豬流產,產死胎,產木乃伊胎。兩腹股溝之間皮下有大而圓的與周圍界線明顯的出血黑點。
剖檢肺腫大出血,有灰白色壞死灶。脾腫大,表面有丘狀出血點。全身淋巴結腫大,有出血點和壞死灶,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呈串珠狀。三腔積液。
豬皮炎與腎病綜合征
豬皮炎與腎病綜合征主要危害保育豬和肥育豬,造成豬只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報酬降低、死亡率升高,而且豬群發病后由于免疫功能受抑制,豬只機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性降低,容易感染各種并發病,使養豬場損失進一步加大。
癥狀和病變通常發生在11周齡~24周齡的生長育肥豬,部分5周齡~10周齡的保育子豬也可發生。生長育肥豬發病率在2%~10%,發病嚴重的豬場高達80%,死亡率較低,一般在5%~20%。病豬表現為皮膚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的隆起,呈現紅色或紫色、中央為黑色的病灶。病灶常融合成條帶和斑塊。病灶通常在后軀、后肢、背部和腹部,有時亦擴展到胸或耳。發病溫和的豬體溫正常,行為正常,常自動康復。
剖檢可見部分患豬腎臟腫大,表面有白色壞死灶或點狀出血,淋巴結,主要是腹股溝淋巴結充血、腫大,有時胸腔和心包有積液。
溫和型豬瘟
臨床癥狀子豬出生后不久,即出現頑固性腹瀉,反反復復,不脫水死亡也逐漸消瘦,到后期出現耳朵及全身發紫,或全身有許多出血點,身上發白。母豬感染后一般不表現臨床癥狀,或出現食欲減退,但產下的子豬不會吃奶、肌肉震顫、腿外翻、關節腫大、蹄尖著地、走動困難。有的豬發病后,打針就好,停針就反復。
剖檢變化喉頭有出血點,腎顏色變淡,表面有針尖大小出血點。脾腫大,出血,邊緣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膀胱有出血點(如麻雀蛋樣)。慢性病例在大腸回盲部黏膜有紐扣狀潰瘍。
綜合預防措施及治療方法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驅蟲,定期消毒,做好防疫。
藥物預防銀翹散1000克+威普建500克+奧來可1000克。銀翹散1000克+妙立素125克+維安500克+奧來可1000克。兩個方案,交替使用,每月連用7天。
治療方法針劑:黃芪多糖+磺胺間甲氧嘧啶。黃芪多糖+頭孢噻呋(針對皮炎與腎病綜合征)。拌料:銀翹散1000克+威普建1000克+維安1000克,連用7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