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①病原菌甘草銹病病原菌(Uromycesglycyrrhizae)屬于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柄銹菌科→單孢菌屬。
②發病規律
a.夏孢子期在甘草幼苗期,感病植株在還沒有展開的葉尖出現一個淺褐色的夏孢子堆。隨著嫩葉的平展、長大,孢子堆由葉尖沿葉背密布出現,最后整個葉背面均被孢子堆覆蓋,呈一片黃銹色,一般全株各葉片都發病,病株明顯矮化。
b.冬孢子期冬孢子堆為暗褐色,顏色比夏孢子堆深,孢子堆不連片,零星稀少地分布于葉背,但發病株率和發病葉率均高,對植株生長似無多大影響。
裁培甘草夏孢病株發生的初期、盛期、末期依次為7月上旬、中旬和下旬,冬孢病株的發生盛期距夏孢病株發生盛期約70天。
③為害狀況凡感染夏孢的植株,發病植株死亡率很高,可達98%以上,而且造成根及根莖死亡,影響收獲產量。冬孢病株發生比較普遍,但植株不會因病致死,這與夏孢病株的危害是截然不同的。
④防治加強田間調查,發現夏孢病株應及時拔除,防止傳播;冬春灌水,秋季適時收割地上部莖葉可減輕病害的發生;粉銹寧及農抗120處理對甘草夏孢期銹病病株的防治效果極顯著,相對防效均達71.2%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