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枸杞學名LyciμmchinenseMill.和寧夏枸杞學名L.barbarμmL.別名枸杞子、山枸杞。屬茄科落葉灌木。主要藥用其果實,根皮亦可入藥。果實能補腎強腰膝、滋肝明日、清熱冷血。主產于寧夏、內蒙古、甘肅、河北等省。江蘇、浙江、廣東也有一定面積。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面現褪綠黃斑,背面現近圓形霉斑,邊緣不變色,數個霉斑匯合成斑塊,或霉斑密布致整個葉背覆滿霉狀物,終致全葉變黃或干枯,果實干癟不堪食用。
病原Pseudocercosporachengtuensis(Tai)Dei8hton.稱成都假尾孢,異名ercosporachengtuensisTai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數枝至十數枝密集叢生,絲狀,不分枝,橄欖褐色,長短不一,呈波浪狀彎曲,末端鈍圓,大小29―81×4.5―5.2(μm);分生孢子圓柱形至倒棍棒形,直或彎曲,端部狹細,基部膨大而漸變尖削,“臍痕”明顯,橄欖色,3―14個隔膜,大小29―110×4.4―5(μm)。病菌子實層生于葉背平鋪,外觀如絲絨狀。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在我國北方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叢在病葉上或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氣流和雨水濺射傳播;南方田間枸杞終年種植的地區,病菌孢子輾轉為害,無明顯越冬期。溫暖悶濕天氣易發生流行。大葉和中葉枸杞細葉品種感病。
防治方法(1)定期噴施植寶素、葉面寶等,促植株早生快發,可減輕受害。(2)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0.5:1:100倍式波爾多、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