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09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在貴州省納雍縣厙東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蔡安祿帶領下,調研組成員見到了大家說的“瑪瑙紅櫻桃之父”——徐富軍,他推動陶營村櫻桃產業發展,帶動了全村脫貧致富。
徐富軍1986年從黔西南州農校園藝專業畢業,被分配到納雍縣農業局,工作第一天被派到村里蹲點,一蹲就是兩年多。回到農業局后,他響應縣政府“科技人員留薪留職領辦創辦‘四園三場’(茶園、果園、菜園、藥園,豬場、牛場、雞場)”的號召,1990年到陶營村領辦“納雍縣總溪河園藝場”。他從小在陶營村周邊長大,知道這里氣候、土質適合栽培櫻桃,就想通過改良櫻桃品種帶領家鄉人民致富。
在櫻桃品種改良方面,他付出了極大努力。首先是資金投入。投入資金要付給農戶支付土地流轉費和工作人員的工資,辦場3年,累計投資超過40萬元,一直沒看到收益。其次是承擔損失。1993年4月的一場冰雹讓進入盛產期的50畝櫻桃顆粒無收,損失近10萬元,冰雹把徐富軍的“眼淚都打出來了”。徐富軍感慨地說:“當時真是傾家蕩產,遇到朋友都想躲開,怕被催債,買一件衣服都不舍得。”1994年和1995年的櫻桃終于迎來了豐收,但是品質較差,價格不高,實現致富還遠遠不夠。再次需要有雙慧眼。1996年4月,徐富軍在果園里發現一株十分特殊的植株,該樹結出的櫻桃顆粒大、顏色好。經過仔細確認,這是一株全株變異的植株,1998年進行了高空壓條嫁接試驗,在5畝地上試驗,1999年冬增加試驗面積20畝,2000年再增加試驗面積100畝。2003年,新培育的櫻桃終于掛果,當年產量達到2000多斤,批發商價格達到每斤4.5元,是傳統櫻桃的3倍。新培育櫻桃顏色與瑪瑙紅非常相似,徐富軍就給新品種櫻桃命名為“瑪瑙紅櫻桃”。成功培育出瑪瑙紅櫻桃之后,徐富軍大力推廣,并實現產業化發展,他給周邊農戶免費提供瑪瑙紅櫻桃幼苗,給予栽培、嫁接壓條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