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0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鄉村振興 產業先行
——遼寧省遼陽市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見聞
本報記者 于險峰 張仁軍
面對玉米價格持續低迷、農戶種植收益減少的局面,遼寧省遼陽縣穆家鎮曾家村緊緊抓住國家支持玉米調減的有利契機,積極動員農戶減少玉米種植面積,發展設施農業生產。去年3月,該村在村委會的大力扶持下,由村民劉瑞朋等牽頭創辦遼陽縣鑫林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溫室草莓生產。村委會主任劉宗峰告訴記者:“目前,草莓銷售良好,預計37棟大棚能給村民帶來410多萬元的利潤。”今年,曾家村決定繼續擴大生產,合作社計劃再開發400畝土地,建設日光溫室50棟,帶動更多農民入社致富。
未來,曾家村的種植結構調整將會得到遼陽市政府的扶持。年初以來,遼陽市政府認真落實國家、省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的部署和要求,制定了2018年遼陽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實施意見、種植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等11個文件,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
遼陽市副市長馬立陽介紹說:“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今年遼陽市政府優先保障農業領域工作需要,安排農業投入資金大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要求各縣(市)區也要認真謀劃農村產業興旺工作,加大農業資金投入,強化農業政策保障,著力培育農村產業興旺新動能!
改革開路,激活鄉村振興動力
去年12月7日,遼陽縣沙嶺鎮雙臺子村村民鄭鳳霞從村里的富益康種植專業合作社領到一筆分紅錢后,高興得合不攏嘴,她告訴記者:“我家的4.4畝地都交給合作社種了,本來能得到每畝地的1000元租金就滿足了,今年又多得176元,這是合作社給俺們的分紅錢,F在大家把地包給合作社后就可以出去打工掙錢,我就開了個小超市!
村民楊景仕在村里成立了遼陽富益康種植專業合作社,承包了雙臺子村及沙嶺村636戶人家5000多畝的土地。楊景仕給記者算了一筆水稻的效益賬:“一畝地產水稻1400多斤,租金一畝地1000元,種子、化肥加人工等生產成本在800元左右,按一斤水稻1.54元計算,一畝地利潤也就200多元。”
“合作社主要是靠自己耕種的規模優勢,以及水稻加工成大米能增值潛力。這樣合作社根據今年的收益情況每畝地還能給大家分紅40元!睏罹笆苏f,合作社的運作機制就是保底加分紅,如今土地確權給老百姓吃了“定心丸”,也給他們這樣的種植大戶吃了“定心丸”,種糧食更有積極性了,給大家分紅也更有保障了。
在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中,遼陽市積極推進深化農村改革,向改革要動力。去年順利完成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市推進”試點工作,市、縣兩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應用平臺基本建成,土地流轉面積達到90萬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45.3%。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39個試點村清產核資工作。新增土地流轉5.3萬畝,新建千畝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11家、家庭農場105家、農民合作社47家。
遼陽市農委主任耿敏說,要堅持改革開路,實施農村改革創新工程,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抓住改革“牛鼻子”,下好改革先手棋,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切實把鄉村振興基礎性、先導性工作做到位。今年遼陽要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為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奠定基礎。
典型引路,帶動產業優化提升
自從2015年被確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以來,遼陽市堅持典型引路,實施現代農業示范區(帶)和精品項目建設工程,引領帶動鄉村振興發展。全市確定了10個現代農業示范區(帶),涉及6個涉農縣(市)區的34個鄉鎮。
燈塔市古城街道前煙臺村早就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村民楊蔚叢在2014年建了3棟溫室大棚與兩棟冷棚,他告訴記者:“棚里的黃瓜現在天天摘,一天摘個七八百斤,現在的批發價是3.5元一斤,去年這幾個棚產出20多萬元!
前煙臺村以棚菜產業為基礎,去年燈塔市在這里建設了萬畝設施農業集聚區,作為省級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規劃的重點項目,向東擴散至康國屯、黑山屯村。前煙臺村黨支部書記馮常余向記者介紹說:“村里建有大棚600多棟,去年以遼寧榮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主新建150棟,并改造舊棚40多棟。為鼓勵設施農業建設,新建的大棚占地10畝政府給補10萬元。棚區規模大了后品種多了,村民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時,也可以在棚區打工掙錢,一個月掙3000多元!
位于遼陽縣黃泥洼鎮西岔子村的蔬菜種植基地由遼陽富民菜業有限公司建設,是遼陽縣黃柳劉線綠色蔬菜產業示范帶重點建設項目,公司與農戶簽有訂單1.1萬畝,又帶動周邊農戶種植5萬畝蔬菜。富民菜業有限公司于2015年與鞍鋼集團簽約,成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為鞍鋼集團89家食堂供應蔬菜,全年配送總額達3000萬元。通過助農育苗、統一收購方式,每年可幫助農戶銷售蔬菜5萬噸,帶動農戶1.3萬多戶,平均每戶年增收近4000元。
遼陽縣副縣長苗松向記者闡述了遼陽縣的產業興旺路徑:“圍繞產業興旺這個重點,確保農業產業優化、提質、增效,一是農業產業根本不能丟,二是與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三是優化農業經營體系,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夯實農村的發展!
遼陽市將集中資金、土地、技術、人才等各類要素,向10個示范區(帶)傾斜,推動每個示范區(帶)領跑至少一項現代農業發展重點工作、創建至少一種類型的“多園一體”平臺,著力打造農村改革先導區、精品農業項目集聚區、農業現代化生產樣板區、農業結構調整示范區。
三產融合,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馬立陽認為,農業要增效,農民要增收,必須推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提高農業產業綜合效益。
“薏米種植的產量還有提升的空間,但是更多的效益還是要來自于加工與創意旅游,我們就是讓農民參與到二三產業,拓展他們的思路,畢竟農業所得的利潤有限!边|陽三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裴小達說。
三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早期是做薏米種植出口的企業,現在已向集種植、加工、創意農業旅游觀光園為一體的農業綜合體方向發展。公司自有薏米種植基地4000畝,創意農業旅游觀光園2000畝。三產融合提升了薏米的綜合效益,也讓三禾公司有能力在今年與農戶簽訂種植訂單時把保底價提高兩毛錢,一斤達2.5元。“薏米畝產量一般在400斤左右,在三禾公司的指導下,去年我一畝地產量達到七八百斤,產值能達1500元以上,薏米價格也較高,種植效益還是不錯的!边|陽市宏偉區蘭家鎮西喻溝村的種植戶侯顯強告訴記者。
金中昌信冷鏈物流公司利用周邊蔬菜產地的優勢,在2015年投資建設了冷儲能力10萬噸的冷藏庫,在提供冷藏服務的同時,今年又準備上5條蔬菜加工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8萬噸,需要10多萬畝的蔬菜供應量。為此該公司已經與周邊的村莊洽談,組織大家以村為單位成立合作社為公司供應蔬菜。太子河區王家鎮王家村黨支部書記徐大強告訴記者:“村里已經流轉土地2000多畝,準備種植毛豆、西藍花、豌豆等品種,如果資金周轉不開,金中昌信冷鏈物流公司還可以幫助我們協調抵押貸款。”
近兩年來,遼陽市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積極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完成調減玉米種植面積15.24萬畝,建成省級現代設施農業小區23個、萬畝優質糧食示范區和蔬菜示范園區8個、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6個、部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3個、國家級水果標準示范園兩個。全市發展休閑農業經營主體644家、農家樂594家、民俗村8個;遼陽縣前杜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三禾創意農業旅游觀光園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和“國家五星級休閑農業示范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