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0 作者:佚名 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
“種植有機蔬菜不僅帶動40多戶低收入農戶增收,還解決了部分老、弱、殘的就業問題。”在婺源縣段莘鄉中村三立生態農場,一排排標準化的蔬菜大棚在田間挺立著。該農場負責人說:“種蔬菜、養土雞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含量,比較適合老人、殘疾人等就業相對困難的村民,戶均年收入2萬余元。”婺源通過實施掛鉤幫扶、產業幫扶、搬遷扶貧、創業幫扶、就業幫扶、金融幫扶等一系列舉措,全力促進低收入農戶持續增收。
為促進脫貧攻堅,婺源因人因地施策,依托不同的帶動主體和產業優勢,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大力發展茶葉、皇菊、香菇、木耳等特色農業項目,有效帶動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實現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霸诩依锊刹,忙活一個多月,全年吃穿不愁!贝筵瞪洁l鄣山村村民汪啟昌說。他家有茶園30多畝,一年收入六七萬元。鄣山村是婺源有機茶最佳生產地,全村擁有茶園1800多畝,年收入300余萬元,帶動140多戶村民實現脫貧,茶農戶均年收入2萬余元。除了有機茶,鄣山村還發展壯大蜂蜜、干筍等產業。走進鄣山村,道路兩旁的洞穴里不時冒出一個個蜂桶,里面裝滿的是“甜蜜經濟”。由于海拔高,該村出產的干筍味道鮮美,經濟效益可觀,戶均年收入4000元。
婺源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閩浙贛蘇區的重要區域,也是3年游擊戰爭時期閩浙贛游擊根據地的中心區。除了抓“綠色”扶貧,婺源還抓“紅色”扶貧。大鄣山鄉新開辟莒莙村紅色旅游線路,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又讓村民走上脫貧致富路子,紅色旅游成了山區百姓的一道“富民菜”,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皩⒓t色文化和采摘文化、水鄉文化、民俗文化等相融合,可為休閑旅游注入新元素!笨h旅發委負責人說,色彩斑斕的鄉村生態旅游正逐漸成為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實現了百姓增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