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6 作者:佚名 來源:井岡山報
“我們店里有加工好的鐵皮石斛粉末、烤條,您可以直接購買食用;也可以按您的要求加工采摘的新鮮鐵皮石斛……”近日,在吉安縣橫江鎮良枧村的一個種植基地內,吳衛華正在網上回應客戶的咨詢。而隔壁房間,工人正忙著將加工包裝好的各類鐵皮石斛產品發往全國各地。
今年37歲的吳衛華,是土生土長的吉安縣橫江鎮良枧村村民,也是一名返鄉創業大學生、農村電商。2011年,他辭去了沿海城市的穩定工作回鄉創業。橫江鎮是橫江葡萄的發源地,吳衛華卻不想循規蹈矩種葡萄。經過多地考察學習,他看中了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可觀的鐵皮石斛。
說干就干,他在村里租了25畝地,通過各種渠道籌資60多萬元,新建了40多個標準鋼架大棚,成了吉安縣第一個種植鐵皮石斛的人。為此,很多村民都不能理解:“讀了大學,城里好好的工作不干,借錢回村里種草,還不如種葡萄穩妥些呢。”
2012年,他試種了兩個大棚的鐵皮石斛,由于經驗不足,用錯了營養基,幼苗昂貴、產量卻很低,第一次試水以失敗告終,虧損了幾萬元。家里人勸他:“這是個稀罕物,你又不是學這個的,還是別冒這個險了。”吳衛華卻在仔細分析失敗原因中看到了希望,當地的氣候溫度適宜種植鐵皮石斛,只要找到正確的營養基,一定能種好這株致富“仙草”。
經過多次嘗試和請教專家,如今的吳衛華已經成為了種植鐵皮石斛的土專家。2016年,吳衛華帶著自己的“鐵皮石斛標準化培育種植”項目參加“中國創翼大賽農民工專項賽”,成功闖入全國半決賽,獲得了銀翼獎。
去年,吳衛華種植的23個大棚喜迎豐收,每斤售價200元,每畝產值10萬元以上,采摘的鐵皮石斛主要銷往廣東沿海乃至日本、韓國。隨著當地農村淘寶等農村電商進駐,吳衛華又著手開辦了自己的網店,通過網絡進一步拓寬鐵皮石斛銷售渠道。
自己富不忘鄉親富,由于鐵皮石斛效益高,身邊不少人向吳衛華咨詢種植事宜,吳衛華毫不保留,樂于將自己的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他聘用了周邊村莊村民到基地務工,最繁忙的時候有120多個村民在基地打零工,工資每天60~80元不等。村里的老人肖秋媛,靠著在基地插枝剪枝,每年多了1萬多元的勞動收入。
談到今后的發展,吳衛華有著清晰的規劃和樂觀的拼勁:“現在都還是粗淺加工,下一步我準備優化品種和加工方式,進一步提高鐵皮石斛的價值,帶動村里的人增收致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