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6 作者:佚名 來源:視界網
盡管已經66歲了,但依然精神矍鑠。他帶領村民把閑置的荒山荒坡集約起來種植青脆李,在鄉村振興、引領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新時代的奮斗者,今天我們來認識萬州區鐵峰鄉箭樓村四組組長陳英羅。
昨天,記者來到萬州區鐵峰鄉箭樓村四組的李子基地,看到陳英羅正在與幾名村民一起,為李子樹除草,進行春季管護。別看陳英羅已經年近七旬,但身體很好,干起農活來不比年輕人差。陳英羅擔任箭樓村四組組長已經30多年了,一直想與村民們一起勤耙苦做,過上富足的日子,但沒有如愿。這些年,隨著外出打工村民的增多,村里出現了不少撂荒地,這讓陳英羅很痛心。
“天天從這里經過,看到山上長滿了雜草,心里很不是滋味!痹谶@片山鄉生活了幾十年,陳英羅深愛腳下的這片土地,不甘心房前屋后就這樣荒蕪了。他與其他干部一起請來果樹專家“會診”:“這里的海拔、土壤、氣候、濕度適合種植青脆李!惫麡鋵<业脑捵屗陨狭恕岸ㄐ耐琛,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村民以土地入股,把這些閑置的土地集約起來,種植青脆李,既讓荒山荒坡披上綠裝,又為村民帶來收入!
2015年,在鐵峰鄉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的支持下,陳英羅和村民們商量后,箭樓村四組將100多畝閑置的土地集中起來,作為集體所有,村民用土地入股,發展青脆李產業。當年,陳英羅和村民們一起種植了50多畝青脆李。陳英羅將這些原本已經退耕還林的土地的補助資金集中起來,用于購買果苗,支付村民管護期間的務工費,他自己很多時候出義務工!拔倚拗Αz查苗子的長勢,完全是義務的,不領取務工費!
看到陳英羅熱心集體的工作,一心一意想帶領村民致富,村民們對他更加信賴,種植青脆李也更有信心了,F在,這個村已經把青脆李基地面積發展到130多畝。陳英羅還在盤算著把基地規模做大,這樣集體和村民個人的收入才更高!拔覀兘M里還有兩塊荒蕪著的土地,以前引進業主種植花卉,現在業主打算放棄,我們準備接管過來,明年將栽植優質桃樹,增加水果品種,提高種植效益!
李子苗種植下去后,要3年才能掛果。這個期間,怎樣盡可能增加村民的收入又把果樹管護好呢?在請教技術人員后,陳英羅和村民們商量后決定,村民可以在果樹下間種西瓜、蔬菜等,間種的收益歸村民所有,村民同時負責把果樹管護好。這樣一來,進一步調動了村民管護果樹、間種其它農作物的積極性。去年,光是間種西瓜的村民就有10多人,種植西瓜收入最多的達1萬多元。鐵峰鄉箭樓村四組村民張承碧去年在果樹下間種西瓜1000多株,賣西瓜收入了7000多元,讓她嘗到了甜頭。“我今年還想繼續種西瓜,比種包谷劃算些!苯衲辏c張承碧一樣希望在果樹下間種其它農作物的村民有近20人。
陳英羅介紹,箭樓村四組用土地入股的村民共有34戶。村民們精心管護著果樹,希望果樹早日掛果產生效益,過上富裕的生活。
看到村民們管護果樹越來越上心,陳英羅很高興:“如果我們這個果園有了收入了,我們就按照村民土地入股的多少,每畝土地應該分紅多少就分多少。有了分紅,相信大家的積極性更高!
現在,陳英羅依然每天和村民們一起,嚴格按照生態種植的技術標準,適時除草、修枝、施肥、打藥,果園里到處都有他們辛勤勞作的足跡。他想和村民們一起用勤勞的雙手,改變山鄉的落后面貌,早日實現“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
陳英羅說:“我們集約經營的土地主要是發展果園,讓村民有錢用,‘腰包’鼓起來!說不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會回來種植果樹致富,那我們的家鄉豈不是會更美?”
今年,陳英羅和村民們種植的青脆李已經試掛果。春日陽光下,在微風吹拂中,這些小小的果子向村民們露出了笑臉,昔日的荒山荒坡煥發出勃勃生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