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8 作者:佚名 來源:湖南日報
4月9日,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石爬專通過設在村里的“扶貧便民主題郵局”將10公斤自制臘肉銷往了浙江省。從詢價到成交, 交易只用了2分鐘。
十八洞村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戰略思想的首創之地。2017年2月14日,湖南省郵政分公司在十八洞村設立“扶貧便民主題郵局”,構筑起了全村農特產品進城的主渠道,目前已累計為村民銷售各種農特產品近30萬元。
“扶貧便民主題郵局”只是湖南省郵政分公司傾心扶貧的一個縮影。自精準扶貧開展以來,公司發揮行業優勢,精準發力,不斷完善農村物流建設,搭建農產品網銷平臺,對132個貧困村實施精準幫扶,探索出了行業扶貧的新路子。
搭建物流平臺,破解“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百米”難題
綠衣、綠帽、綠背包,無論是在城市街道,還是在偏遠的大山深處,總能見到“郵差”的身影。湖南省郵政分公司的服務網絡已覆蓋廣袤的三湘大地,觸角延伸到了最偏遠的村鎮,“郵差”也是離貧困群眾最近的“貼心人”。
“發揮行業優勢,助力精準扶貧,我們義不容辭。” 湖南省郵政分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徐茂君告訴記者,郵政系統80%的資源聚集在農村,覆蓋鄉鎮、村村通達的網絡,是最明顯的優勢。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要讓資源優勢產生聚合效應,讓扶貧對象得到吹糠見米的實惠。
農村信息閉塞,物流體系不完善,城市商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初一百米”的物流難題,成了電商扶貧最大的攔路虎。
精準扶貧戰略思想提出后,湖南省郵政分公司乘勢而為,主動對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工作,先后與14個市州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建成農村電商倉配中心75個,總面積達11.9萬平方米;利用自身網絡,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物流體系,建成10個高標準、全功能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52個一般功能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3.17萬個“郵樂購”電商服務站點實體店覆蓋了全省所有貧困村。
4月8日,在新化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記者看到這里集政務服務、宣傳推廣、物流集散、產品展銷、人才培訓、創業孵化、運營支撐于一體,可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一站式運營服務。自2015年以來,湖南省郵政分公司已為全省5萬多名農民創業者提供了電商運營支撐服務,成功孵化各類涉農電商企業300多家。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新化縣巖山村貧困戶張紅英,年初被推薦到湖南郵政白溪電商服務中心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今年全家有望躍過貧困線。全省萬余名貧困戶通過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實現轉移就業。
電商進村,貧困戶增收。全省“郵樂購”電商服務站點實體店和“郵樂小店”對貧困農戶產品,實行上限最高價收購,農產品收購均價比正常農戶高出20%。超過100萬貧困戶因此增收。
線上線下并舉,讓貧困村的特色農產品行銷大江南北
清明剛過,獼猴桃樹新葉正長,網上就有客商問情況,永順縣松柏鎮貧困戶石幫珍說起此事喜笑顏開。
“已經種植的5畝獼猴桃,毛收入不少于3萬元,脫貧在望。”4月9日,石幫珍邊給獼猴桃樹培土修剪枝葉,邊算起細賬。
獼猴桃是永順縣松柏鎮的傳統產品,也是貧困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過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增產不增收的情況經常發生。去年,湖南省郵政分公司得知后,在郵樂網上設立專區,為松柏鎮貧困戶制訂獼猴桃網銷方案,對貧困農戶進行一對一幫銷。
“私人定制”網銷方案,讓松柏鎮的貧困戶嘗到了甜頭。去年,湖南省郵政分公司通過“郵樂網”平臺,為該鎮銷售獼猴桃15萬件,幫助820戶貧困戶增收近千萬元;松柏鎮貧困戶也紛紛趁機“觸網”,目前,全鎮12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郵樂網”上有了自己的“網店”。
湖南是農業大省,貧困農戶“豐產不豐收、增產就難賣”的例子屢見不鮮。
擴大銷售渠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湖南省郵政分公司搭建郵樂網、郵樂產品、郵三湘等線上平臺,對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進行產業整合和品牌化營銷。目前,全省14個市州均在郵樂網平臺開設了獨具特色的郵樂館,上線農特產品1300多種。開發“郵樂小店”“郵掌拒”等網購渠道,針對特色農產品制訂網銷方案,已累計對炎陵黃桃、祁東黃花菜、松柏獼猴桃、麻陽冰糖橙、靖州楊梅、新化黑米、石門柑橘等110多個農特產品制訂了網銷方案,帶動農產品銷售額10億余元,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近3億元。
去年9月,湖南省郵政分公司還創新開展“郵政919扶貧助農電商節”主題活動,一大批省內農特產品和電商企業紛紛借機“觸網”。活動期間,全省開通郵樂小店56萬個,實現線上銷售額4.2億元,零售訂單97萬件,將一批貧困縣(市)的農特產品,賣到城市,銷往全國。
全方位發力,“綠衣天使”變身“扶貧大使”
今年春節過后,66歲的桑植縣澧源鎮洋公潭村貧困戶陳仕政把他跟老伴賴以生存的“賣菜挑子”踩爛了。
頭天晚上,摘好菜,放到“賣菜挑子”里,第二天清晨挑下山,去趕集。這樣的日子,陳仕政過了幾十年,今年春節前,陳仕政跟村里13戶貧困戶一起從山上搬到了村口的安置點,竹編的“賣菜挑子”再也用不上了。
洋公潭村自然條件匱乏,村民居住分散,是典型的老、少、邊、窮貧困村。2015年,湖南省郵政分公司派駐工作隊進村幫扶,工作隊引水、修路、發展產業,3年時間,洋公潭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年全村實現脫貧,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朱柳新也因此榮獲2017年湖南省“百名扶貧人物”稱號。
不僅僅是在自己的幫扶點上,全力以赴,在公司整個系統中,“綠衣天使”都行動起來,成為我省脫貧攻堅生力軍。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為精準扶貧作貢獻,義不容辭。” 湖南省郵政分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徐茂君說,公司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扶貧重任扛在肩頭,將優勢與創新相結合,全方位發力。
湖南省郵政分公司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省、市、縣三級郵政系統黨員干部先后駐村幫扶132個貧困村,直接幫扶貧困戶3372戶;實施三年計劃,定點幫扶張家界100名貧困留守兒童,每人每年資助1000元;推出“彩虹包裹”行動,將3萬多套學習用具免費發放給貧困兒童;向全省“農家書屋”捐贈圖書10萬冊;優化貧困村金融服務環境,全省建設郵政“助農取款服務點”6711個……
“綠衣天使”變身“扶貧大使”,將精準扶貧的力量,灑向每個貧困村莊。今年,湖南省郵政分公司還將推出“科技扶貧”計劃,通過“郵差”將科技知識送到貧困農戶的手中,助力脫貧攻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