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1 作者:佚名 來源:張家口日報
在懷安縣南劉家窯,一場小雨給人們帶來了春的訊息。
村委會門口,上百名村民不約而同前來送別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期盼著他們還能再回來看看……一次幫扶,一生情緣,三年的時間,省科協駐懷安縣南劉家窯村工作組扎根農村服務基層,不斷轉觀念、調結構,興產業,在他們的帶領下,當地村民依托土地實現了穩定增收。
“就拿咱村里的黑谷子來說,好的年景,扣除成本,一畝地最多能賺1300元。后來省科協的工作組給我們引進了‘張雜谷13號’,按照科學方法耕種和管理,每畝純收入至少增加500元。駐村工作組給我們帶來了實惠,轉變了大家伙的觀念,是我們實實在在的致富幫扶人啊!”老會計王俊凱說。
懷安縣南劉家窯村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地處淺山丘陵地區,村內年齡結構嚴重老化,土地貧瘠,資源匱乏,產業結構單一,村民收入較低。在第一書記崔章的帶領下,省科協工作組扎根這里,針對村里年齡結構老化引發的勞動力匱乏、撂荒土地浪費的現狀,探索成立了“南劉家窯村互助發展合作社”,盤活現有的土地、勞動力、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以自主性、互助性、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為導向,以互助、合作、高效、共贏為目標,以扶貧工作組和村黨支部為引導,統一規劃技術標準,統一與分散管理相結合,市場化運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將村民的利益做到最大化。
“沙棗,即可鮮食又能觀賞,經濟效益好。胡楊耐旱、美觀。這兩種樹木都非常適合在這里種植安家。我們村有北方獨特的碹窯民居,再配上將來茂密的沙棗和胡楊,那將是怎樣壯麗的景觀啊!能掙上休閑旅游甚至是養生農業的錢,真的不是夢。”崔章對南劉家窯村未來的發展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去年,經多方協調跑辦,崔章成功推動該村在縣工商局注冊成立了“懷安縣協農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能人+農戶”的運營模式,并以每畝每年1000元的價格,租賃貧困戶土地9畝,建起了8000株沙棗苗圃基地和8000株胡楊苗圃基地;籌措資金10萬元為合作社購買了拖拉機等農用機械設備,進一步提升了合作社農業機械化種植服務水平和勞動利用率;購買米面加工機械設備,興建米面加工廠,注冊農產品商標,把南劉家窯綠色、有機農產品推向市場……一系列的幫扶舉措深入了村民的心里,工作組成員成了大家的“貼心人”。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減少傳統農作物種植,擴大科技含量高的特色種養業,是解決南劉家窯村的脫貧問題的根本所在。”崔章說,去年3月,工作組先后兩次從山海關萬畝櫻桃種植基地購買引進大櫻桃樹苗280棵,其中140棵在大田集中示范種植,140棵分散種植在農戶庭院。工作組的成員同村民一起挖坑,手把手教種植戶分清樹木的“陰陽面”、土埋多深、如何剪枝,對不掌握技術規程、種植管理不積極的農戶,工作組主動上門服務。
為發展庭院經濟,工作組還多次遠赴外地,為村民引進了黑枸杞和露香梨、皇冠梨、亞美尼亞杏。在村民郝葉花的庭院里,去年種下的黑枸杞,現早已蔓延繁殖,長勢茂盛。“種黑枸杞省時省力,種在院子里就跟花似的,不僅好看還能掙錢,這都是工作組的功勞啊!”回想起來去年收獲的情景,郝葉花高興的合不攏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