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2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華西村四十年:農村集體經濟從“樣本”走向轉型
中新網無錫4月22日電 題:華西村四十年:農村集體經濟從“樣本”走向轉型
記者 唐娟 孫權
“華西村”,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一直是農村富裕的代名詞。這個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的村莊創造的”華西樣本”,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見證,也是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縮影。
被華西村民至今念在口中的老書記吳仁寶,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小鄉村建成了“中國第一村”,成為“華西樣本”的締造者。如今,老書記的四子吳協恩,成為華西村的“二代掌門”,在他看來,華西的發展史是一部“改革史”,如今在他面前更是一條“轉型之路”。
華西“農民”變“工人”
1978年11月,安徽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大幕。然而在華西,作為村支書的吳仁寶則提出全村600多畝糧田集體承包給村里的30名種田能手,把絕大多數勞動力轉移到蓬勃興起的鄉鎮企業工作。將農民變成工人。自此,華西村的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華西模式成為中國鄉鎮經濟的一面旗幟。
1988年,華西在江蘇省率先成為了“億元村”。
華西“村民”成“股民”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家家萬元戶”,讓華西引來了全國人民羨慕的目光。不滿足于“村民”個人富裕的吳仁寶老書記動員村民們把年終分配的錢投資建廠,將“村民”變成了“股民”。從此逐步形成了具有華西特色的“集體控股、個人入股”的新型股份制集體經濟制度。1999年7月,華西村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開創了“村莊上市”的先例。
彼時,鄉鎮企業改制的浪潮席卷全國,老書記則根據本村情況實行“抓大扶小”,化解了“公”與“私”的矛盾。正因為吳仁寶的堅持,使華西村走出了一條以集體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經濟發展新路子。
吳協恩介紹,現在,華西集體所有占股比例為75.37%,村民個人占股比例為24.63%。“家家住別墅洋房”“戶戶有百萬存款”是如今華西村民的真實寫照。
華西“二代”從“樣本”走向“轉型”
2003年,吳仁寶老書記隱退,吳協恩繼任“一把手”,任江蘇華西集團公司(下稱“華西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和華西村黨委書記。此時,華西已是一個下轄8大公司、年銷售收入達105億元人民幣的大型企業集團。“我也知道‘守業難’,難就難在‘守’字上,那么我就去‘創’業。”吳協恩如是說。
隨著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正在喪失傳統的競爭優勢,盛名之下的華西,其紡織和冶金兩大支柱性產業同樣面臨發展之困。接手華西的吳協恩開始著手“轉型創新”。數據顯示,到2013年,華西陸續關掉了普線、帶鋼、棒材等9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業,鋼鐵部分去產能130萬噸,相當于原有產能的三分之一。同時關掉了兩家熱電廠,每年減少原煤消耗21萬噸。與此同時,吳協恩悄悄涉足金融領域、進軍互聯網娛樂、物聯網應用、移動數字閱讀等諸多行業。“我們到云南開采大理石,到重慶、湖北建設農商城,到美國搞并購和芯片開發,到波斯灣開展海洋工程,到日本學種大米,到莫桑比克開采花崗巖,到秘魯、阿根廷捕魷魚。華西涉足的產業從天上到地下,從陸地到海洋,從東部到西部,從國內到國外。”吳協恩如是介紹華西村近年來的產業轉型布局。
轉型發展也為華西引來了負債率過高的質疑,但在吳協恩看來,華西百分之五十幾的負債率并不高,而這正是為了提高華西的資源配置效率,吳協恩說:“現在的華西瞄準的是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我們不是以華西為世界,而是以世界為華西。”全球的產業布局使得華西形成了“轉型空間開拓在外部,轉型成果體現在本部的新格局。”吳協恩說,爭取“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間,國外的利潤要達到每年10個億。
每天清晨7點30,華西村的7位年輕人會開著豪車去華西都市農業高品質稻米生產基地上班。換上工作服,穿上膠鞋,走進農田,培土、育苗……他們是華西村從百位報名的年輕人中遴選出的年輕農民,他們被送到日本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學成后回到華西開始種地。華西的富裕,使得華西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后98%都選擇了回鄉就業。他們生活富足,遠超中國大部分的都市,在吳協恩看來,華西的“農三代”,不該失去“農民”的本色。而他談及華西的未來,他希望將華西打造成一個“農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質,又不失農村特色。
吳協恩對“農村都市”給出了八條標準:發展更高質量、管理更具規范、生態更加宜居、文化更現繁榮、人才更大舞臺、社會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溫度、干群更講正氣。吳協恩說,要把華西打造成“百年企業、百年村莊”,為實現這個目標,華西要“在轉型中發展,在發展中轉型”,而這個轉型發展之路,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