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2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走進安徽旌德森林公園:不砍樹也能致富
中新社宣城4月22日電 題:走進安徽旌德森林公園:不砍樹也能致富
作者 余皓
“通過林長制改革,馬家溪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功能從伐木獲取經濟效益向生態修復、自然保護轉變。”近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的馬家溪國家森林公園,村級林長姜育龍對記者說。
馬家溪國家森林公園所在的旌德,是中國第一批1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之一。安徽省林業廳副廳長齊新介紹,2017年3月,安徽省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林長制,“通過建立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林業生態建設的格局”。而森林覆蓋率近70%的旌德,則是率先在安徽縣級層面推行林長制的縣。
在馬家溪國家森林公園的入口處,一塊醒目的顯示牌公示著所在區域林長的姓名、森林資源概況、林長監管職責和聯系電話等。園內僻靜清幽,林間流水潺潺,不時傳來鳥鳴聲。
姜育龍介紹,該公園是由原先的國營廟首林場整合周邊鎮村9600余畝林地改制而來。“目前公園內種植的樹木品種逐漸從速生的杉木類向紅豆杉、香果樹等具有生態修復和保護的功能性樹種轉變,林場現在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然修復能力。”
在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林長制直接作用下,部門聯動優勢凸顯。該公園實現了由純靠砍樹賣木材收益到不砍伐樹木也來錢的轉變。姜育龍介紹,未來,公園所在林場將在不影響既有利益格局的基礎上,以保底分紅的模式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增收15萬元(人民幣,下同)。
旌德縣林業局局長徐文勝介紹,目前,該縣共設立鎮級林長40名、村(社區)級林長200名,“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
興隆鎮三峰村悠然谷度假村的服務員胡全姣是當地的貧困戶,自家林地位于景區內,之前靠林地的木材收益和外出打零工維持生計。在林長制改革后,胡全姣與景區簽訂協議:林地租給景區,保證43年不采伐,景區按每畝1萬元一次性付清租金。“我自己來景區上班,月工資還有3000多元。”
“林長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推進所轄核心區域創建A級以上景區,發展全域旅游。”興隆鎮書記金新木介紹,在旅游業的帶動下,2017年三峰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一躍達到了29.1萬元,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不砍樹,能致富’,保護了綠水青山,就能轉變成金山銀山,也能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保護森林資源的行列。”金新木說道。
據了解,目前旌德縣已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并獲批國家生態縣、全國創建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和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我們將通過林長制改革的推行,圍繞生態系統保護,著力打造旌德的綠色空間樣板。”徐文勝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