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6 作者:佚名 來源:桓仁縣廣電臺
自黨中央吹響脫貧攻堅戰“沖鋒號”以來,桓仁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中央、省、市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總體要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主攻方向,創新發展模式,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眼下正是春耕時節,與以往不同五里甸子大鏡溝村的村民王洪有除了忙著春耕的同時,還要忙著照看蜂箱和打理參地。據王洪友介紹,他孤身一人,家中還有一個長期患病的哥哥需要照顧,生活境況一直很艱難。但在黨扶貧政策帶動下,他目前已經發展起了人參、養蜂等產業,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
產業是致富之源、脫貧之基,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一個地方的快速發展,一定伴隨著產業的崛起;沒有產業的區域,就會變成一潭死水。近年來,桓仁縣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創造性地提出確立了打造“中國山水氧吧之都”“國際生態健康之城”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的產業脫貧思路,精準識別了縣域內貧困戶所處自身實際情況,并結合扶貧工作具體安排部署,因地制宜,大力幫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當地特色產業,穩定其經濟收入,讓貧困戶有了生活保障。在縣委。縣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桓仁縣各鄉鎮大力發展起了像長春溝村冰葡萄、四平村林下參、老黑山村大榛子、樺樹甸村五味子、荒甸村草莓等30多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產業貧困戶覆蓋率達到70%以上,開創了村村有產業的扶貧工作新局面。
與此同時,桓仁縣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更是依托我縣各鄉鎮特色產業,幫扶發展了一批諸如八里甸子馬鹿泡雜糧合作基地,二棚甸巨戶溝人參加工廣等,帶動能力強的精品合作社,引導貧困戶將資金以入股的形式整合投入其中,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還讓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利益分紅,并拓寬了他們的增收渠道,而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也可以通過在合作社務工的形式,實現就業,使貧困戶有事可做,有利可獲,不斷增收致富。
桓仁縣的產業扶貧之路,詮釋了精準扶貧的意義,幫扶貧困戶發展“精”品產業,“準”確把握了各鄉鎮產業發展方向,通過產業扶貧,使貧困戶真正完成了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提高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能力。
2017年底,通過產業引領全縣8064貧困人口人實現了脫貧,今年還將有1404貧困人口完成脫貧,走上產業致富的道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