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6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如今,北京市菜籃子產品“三品”認證產量已占同類產品生產量的60%、認證率位居全國第二,提前兩年完成了“十三五”目標,為北京市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奠定堅實基礎。為探析這一可圈可點的業績“秘笈”,記者日前專訪了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歐陽喜輝。
“綠色發展是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品牌引領、標準化生產成為必由之路!”歐陽喜輝簡單明了地介紹說,他們從挖掘標準化內涵、拓寬標準化外延入手,注重在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示范樣板創建模式標準化。2016年“京西稻”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創建成功之后,他們設計了一套集政策環境、管理制度、品牌建設、產業發展、物質保障等方面的綜合保障體系建設框架,引導其他登記產品“照方抓藥”,使示范樣板的引領帶動作用真正落地,有效推動了產業發展和品牌打造。
二是全程質量控制技術標準化。質量是品牌的生命,是綠色發展的支撐。2014年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首創性地開展了“草莓質量安全控制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項目,技術輻射到了河北、遼寧等地,項目獲得了北京市政府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其“昌平草莓”以技術標準化提質增效促品牌的推廣應用,為其他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
三是對外窗口展示形象標準化。近年來,相繼制作了《一只綠色豬的自白》《農業國貨品牌來襲》《你不知道的有機食品》等6部擁有著作權登記保護的系列公益宣傳片,形成了北京范兒的“三品一標”品牌推介風格。對于綠色食品,沿用上述風格,把“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理念以卡通漫畫系列展板形式加以呈現,一經投放使用就贏得各界認同;對農產品地理標志,請專業團隊把目前已登記的10個地標產品的文化內涵和品質特性凝練在產品名稱的LOGO里,在第十五屆全國農交會上集中亮相;對無公害農產品,把生產基地懸掛的宣傳掛板統一設計為含有證書公示功能,通過把產品宣傳與安全生產承諾二者聯結起來,展示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四是隊伍體系建設標準化。一方面,利用《北京市無公害農產品管理手冊》《北京市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手冊》《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記錄本》,規范各級工作機構及認證企業的管理行為和尺度;另一方面,發布《北京市“三品一標”發展統計年報》,實現統計口徑標準化,數據做到對公眾的開放。此外,應用“北京市三品一標信息系統”,使認證全程信息透明、證后管理有跡可循。
北京農業既要“京味”濃厚,又要“農味”十足。歐陽喜輝認為這是對農業供給側改革最生動的詮釋。在他看來,首都農業尤其是“三品一標”產品,對中高端消費群體的依賴更大,對品牌文化內涵的關注更高,對市場營銷能力的考驗更明顯。
據悉,在連續三屆全國農交會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專業展上,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堅持以北京形象整體展示。從第一屆的紅黃兩色傳統牌樓,到去年的“昔日皇家貢品今朝百姓美味”主題,做出京味兒是的“主打歌”。近3年來,通過舉辦“北京農業在社區”“北京農業進商圈”“精品農味”等精準對接活動,讓精品農業走進城市,讓居民享受“三品一標”成果。
生產者、管理者、消費者有機組成了“三品一標”品牌鏈條。歐陽喜輝感到,發揮各方的正向驅動力,構建“生產—管理—消費”發展共同體,是提升“三品一標”產品供給的有效途徑。他表示,今后將以共建“北京農產品綠色優質安全示范區”為契機,著手建設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建立企業信用等級評價體系交互系統,打造農業界的“大眾點評”,服務于消費者對品牌農產品的需求、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