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7 作者:佚名 來源:四川日報
直擊·看“變”
4月17日,離開老家一個月后,涼山青年康康已是廣東佛山一家工廠的技能實習工。再過幾天,他將成為正式工人,新生活的大門正向他敞開。
在涼山州,像康康一樣選擇走出大山到佛山就業脫貧的青年還有很多。近年來,涼山州與佛山市簽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建立涼山駐佛山農民工工作服務站,探索勞務輸出“前方延伸管理、后方親情服務”管理模式,幫助貧困勞動力到佛山就業。
如今,通過兩地搭建平臺、舉辦專場招聘會等,涼山已有3136名求職者與佛山企業簽訂就業協議。
“出山”打工涼山青年受歡迎
康康的家在涼山州木里縣博窩鄉坑古村,山高路遠,交通閉塞。因為貧窮,他沒上過學,一家四口擠在石頭房子里。10年前,康康只身一人到成都打工,在打工中學會了常用漢字。
去年,康康一家享受到精準扶貧政策,他拿出自己打工的積蓄,又借了1萬多元建起新房。嘗到外出務工的甜頭,在就業扶貧工作組前來宣講時,康康第一個報了名。去佛山務工,路費、住宿費和培訓費全包,“技能培訓后,就可以拿證,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聽到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相關人員如此介紹,康康的顧慮完全打消了。
涼山青年憧憬打工脫貧,佛山企業也對這些新生力量滿懷期待。
春節后,廣東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迎來用工高峰,“我們今年擴大生產,用工缺口超過1000人。”麥榮華是公司行政副總經理,他找到企業所在的佛山市高明區人社局,與涼山駐佛山農民工工作服務站取得聯系,親自到涼山招工。
3月15日,康康和25名木里老鄉坐上直達佛山的大巴車。麥榮華說,雖然這次來的人不多,但是建立起了勞務輸出的通道。
到佛山后,康康和老鄉們被安排接受統一培訓,隨后進入車間實習。生產部經理張士猛認為,這些涼山青年干勁十足,最主要的是幫助他們提高文化程度,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我們對這些涼山青年充滿信心。”
打工脫貧學好技能帶富家庭
康康對自己也有信心。培訓實習期一個月,工資3000元,轉正后預計將達5000元左右。他掰著指頭算,如果自己干得好,不出兩年就能還上家里的借款。他還有一個心愿,希望多攢點錢回家娶媳婦。
4月1日,又有近百名涼山青年前往佛山,他們中的90%來自貧困家庭。載他們去佛山的大巴車上寫著兩行大字“學會一個技能,帶富一個家庭”“就業扶貧瓦幾瓦(彝語:好得很),佛山涼山是一家”。這正是更多的“康康”寄望于打工脫貧的真實寫照。
去年,涼山州共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27.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6.24萬人;實現勞務總收入207.49億元,增長10.5%,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勞務收入7.3億元。目前,全州農民人均勞務收入達4716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3.3%。
觀察·論“質”
四川大學中國西部反貧困研究中心主任王卓:
就業扶貧是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通行做法。對于農村貧困勞動力,政府精準實施就業扶貧和技能扶貧,就業創業已成為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長遠脫貧的重要措施。佛山和涼山的探索雖剛開始,但已顯現曙光,涼山青年一人就業,就有望帶動全家脫貧。
值得關注的是,在就業過程中,雖然政府和企業都做了大量培訓工作,技能和素質短板仍成為用工瓶頸。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提升培訓的精準性,完善財政、金融、教育培訓等就業扶貧政策的協調性和統一性,形成各種資源投入到就業扶貧工作中的合力;另一方面,必須久久為功,狠抓落實義務教育,從源頭上提升貧困地區青年的文化素質水平。
行動·談“謀”
省就業局副局長高峻:今年,全省就業扶貧的目標是貧困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3.5萬人以上,確保今年計劃脫貧的有培訓意愿的貧困勞動力都參加一次職業培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為解決技能短板,上半年省就業局在昭覺縣、布拖縣開展分類實施就業培訓試點,重點針對彝區藏區貧困勞動力有外出意愿但缺就業技能的現狀,采取語言培訓、適應性培訓、“送培訓下鄉”和舉辦跨市(州)“扶貧專班”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確保深度貧困地區貧困勞動力應訓盡訓,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東西協作就業扶貧方式也將在省內復制和落地,將組織成都、德陽、綿陽等市與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開展就業結對幫扶。通過舉辦就業援助招聘會等,轉移貧困群眾就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