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8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4月底的泗洪縣洪澤湖濕地,萬鳥爭鳴,百花競放,每天來這里賞景度假的游客絡繹不絕,他們大多看中這塊天然“氧吧”。資料顯示,泗洪境內75萬畝原生態大湖濕地,孕育著300余種形態各異的水生動植物,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有2萬至5萬個對人體健康有益的負氧離子。
泗洪人把這塊濕地稱為洪澤湖的“綠心”,并繼續放大生態旅游優勢,做大生態旅游產業,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大力發展沿湖地區農家樂、漁家樂項目,延伸生態旅游產業鏈條。
泗洪縣城頭鄉緊鄰洪澤湖濕地,入春以來,“蝦樂谷”老板王明干就忙得不亦樂乎。“我每天能做七八單生意,毛收入3000元。”王明干說,來吃飯的客人,都是游覽洪澤湖濕地的。
讓游客一飽口福的,是泗洪縣地地道道的原生態食材。近年來,轄區內的洪澤湖面退養還濕面積每年都在萬畝以上,并在退養區域栽植菱角、荷藕、芡實等,讓以前過度開發的水面休養生息,還原濕地原貌生態。水質好,養出的好魚、好蝦、好蟹讓食客們贊不絕口,就連用洪澤湖水澆灌生長出來的水稻,米質也非同一般。2017年9月,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泗洪大米”獲得地理標志產品金獎。
“近年來,我們以‘生態+’為抓手,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融合發展之路,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泗洪縣委書記王曉東說。
“生態+特色農業”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泗洪縣一張亮麗的名片。從2016年開始,該縣推行種養結合、生態牧場、水產養殖等農業生產新模式,全力打造成方連片、單一品種的高效農業結構調整示范點,計劃3年內建造100個面積不低于1000畝的農業特色示范園,石集鄉新汴村的牛牛香菇家庭農場就是其中一個。該農場種植的珍稀品種羊肚菌,遠銷美國、日本等國家。“小鄉村種植的香菇能漂洋過海,競爭力來自生態品質!”農場主莫言頗為得意。
此外,泗洪縣還響亮地提出“生態+綠色工業”融合發展理念,縣里專門制定“鼓勵發展產業”和“禁止發展產業”兩張清單,著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的新型膜材料、電子信息和文體產業。截至目前,該縣園區重點工業污染源達標率100%,關停和重組11家化工企業,3年來共勸退不符合縣域環境要求的招商項目近400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